DF20170730-458.pdf

Media

extracted text (Extract Text)
南投縣信義鄉同富村

一、災區基本資料
災害案件編號

106 年尼莎暨海棠颱風-南投信義-001

災區行政區域

南投縣信義鄉同富村

溪流名稱



所屬流域

陳有蘭溪流域

土石流警戒基準值



參考雨量站

地標:台 21 縣 115K+540

受災地點

土石流警戒發布時間



土石流警戒解除時間



災害發生時間

GPS
坐標

和社(C1I070)

TWD97 X: 239004

Y: 2607456

106 年 7 月 30 日 07 時 50 分
訊息來源:媒體

現勘日期

106 年 8 月 10 日

災害類型

崩塌(山崩)
民宅建物



公有建物



公共設施



農林用地



保全對象

歷史災害

前期已於民國 106 年 5 月有部分土石崩落情形,惟無聚落
等保全對象。

附錄五-114

二、災區地理位置

和社雨量站

災害位置

災害位置(TWD97)
X:239004 Y:2607456

d

崩塌地
e
f
a
c

b

台 21 線
往阿里山

往信義

影像來源:Google earth 日期:104 年 12 月

附錄五-115

三、現況及植被情形照片
現況照片
方位角 135 度
X:239004
Y:2607456

a

b

崩塌地

方位角 45 度
X:239004
Y:2607456

崩塌地

台 21 線

台 21 線

台 21 線 115K+540 路面邊坡土石崩坍,大量落石阻斷雙向交通

台 21 線 115K+540 路面邊坡土石崩坍,大量落石阻斷雙向交通

c

約 10 公尺

方位角 90 度
X:239004
Y:2607456

方位角 105 度
X:239004
Y:2607456

d

崩塌地

崩塌地
台 21 線

崩塌土石沖毀道路
台 21 線
連日下雨造成台 21 線 115K+540 路面邊坡土石含水量飽和而崩坍

台 21 線 115K+540 路面邊坡土石崩坍,土石沖毀道路約 10 公尺

方位角 180 度
X:239004
Y:2607456

e

e1

方位角 190 度
X:239004
Y:2607456
崩塌土石堆積區

崩塌地

崩塌土石堆積區

台 21 線 115K+540 路面邊坡土石崩坍,大量落石置於路面阻斷雙向交通

台 21 線 115K+540 路面邊坡土石崩坍,造成下邊坡大量落石沖刷

附錄五-116

現況照片
f

方位角 180 度
X:239004
Y:2607456

方位角 170 度
X:239004
Y:2607456

f1

崩塌土石堆積區

往信義

台 21 線

往阿里山

台 21 線道路上的土石清除完成,開放通車

台 21 線

台 21 線道路上的土石清除完成,開放通車

附錄五-117

四、災區環境資料
致災崩塌地行政區域

(








)
地質
條件

南投縣信義鄉同富村

坡向

75゜

坡頂高程

1440m

坡址高程

1320m

坡度

75゜

土地權屬

山坡地 100%

區域地質 南庄層-厚砂岩、白砂岩及砂頁岩互層,含煤層
地質構造 東側約 375 公尺有向斜

附錄五-118

水文概況


1

2

3

7

8

9

10

11

12

2010

27.5

84.5

15.5

158.5 192.5 218.5

279

208

201

56.5

71

46

1558.5

2011

63.5

25

47.5

15.5

302

198

54.5

133.5 145.5

39.5

1510.5

2012

55.5

72.5

18

203.5

379

826

70

442

93.5

7

164.5

101

2432.5

2013

13.5

2.5

36

327

527

80

572

691.5

204

9

52

86

2600.5

2014

0

58.5

81

47

394

180

97

3.5

22

82

1627

2015

24.5

13

22.5

49

430

397.5

56.5

-

-

-

1171

2016

192.5

41.5

203.5

178

118

67

79.5

27

1969



平均

43

61

5

140

6

234.5 251.5

287.5 374.5
32

146

358.5 108.5 124.5 470.5

325

293

265

320

168

40

76

55

註:(*)統計資料不完整、(-)無降水、(X)儀器故障

(









54

4

)

300


平 250

降 200

量 150
(







350

)


100

5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測站編號

和社雨量站
C1I070

X: 238657 Y:2609747 (TWD97)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附錄五-119

年雨量

1838

五、即時現勘調查
疏散避難情況

疏散時間:無
原先規劃避難處所:無
補充說明:

現況描述紀錄

1. 災情描述:尼莎暨海棠颱風期間,造成台 21 線 115K+540 邊坡落
石坍方,造成道路阻塞。
2. 災害規模:崩塌長約 15 公尺、寬約 10 公尺、深約 2 公尺,土石
堆積面積 150 平方公尺,堆積土方量約 3500 立方公尺。
3. 災損統計:道路遭土石阻塞部分約 10 公尺。

民宅建物
災 損 公共設施
統 計

疏散人數:無
本次疏散避難何處:無


台 21 線道路遭土石阻塞部分約 10 公尺。

人命/房舍/道
路毀損統計

死亡

0 人 失蹤 0 人 受傷 0 人 房屋受損 0 棟 道路毀損

既有工程設施損壞



即時處置情況

現場怪手已將道路土石清除,已開放通車。

崩塌地調查紀錄表(崩塌地災害類型用)
GPS 坐標 X: 239004

崩塌地臨時編號 南投信義-001
崩塌機制
邊坡類型
斜面坡度
崩塌分類

Y: 2607456(TWD97)

□河岸崩塌 □河岸山腹崩塌 □源頭崩塌 □一般邊坡崩塌
□逆向坡 ■順向坡 □水平層狀坡
□崩積崖 □填方坡 □其他
□<30 度 □30-45 度 □45-60 度 □60-75 度 ■>75 度
■山崩
□地滑

■道路邊坡崩塌

□斜交坡
□階地崖
□<15 度
□沖蝕

崩塌地地質材料 南庄層(厚砂岩、白砂岩及砂頁岩互層,含煤層)
地表變異情形

□龜裂

□下陷

崩塌規模

長度 約 15 m 寬度 約 10 m

保全對象區位

□崩塌區 □堆積區

保全對象至上邊坡冠部水平距離
崩塌地周圍植被

□裸露地

□擠壓

0m

■自然林

□隆起
高度

■無保全

崩塌面積 約 150 m2

崩塌深 約 2 m

□其他

保全對象至下邊坡坡趾水平距離

□人造林 □草地 □其他

附錄五-120

0m

0m

六、降雨量分析

7/30 07 時 50 分災害發生
( R=150 mm、I=0 mm/h )







參考雨量站: 和社(C1I070) 土石流警戒基準值:無

本次降雨開始時間

07 月 29 日 11 時

本次降雨結束時間

07 月 30 日 04 時

本次降雨延時

18 hr

降 本次降雨累積雨量

本次降雨平均降雨強度(mm/h)

數 本次降雨最大降雨強度(mm/h)







150 mm【依據土石流防災應變系統雨量資訊】
8.33(mm/h)
37.5(mm/h)

災害發生時刻降雨強度(mm/h)

105(mm/h)

災害發生時刻有效累積雨量(mm)

133 mm

災害發生時刻累積雨量(mm)

150 mm

與災害地點相對距離(m)

約 2,760(m)

雨量站高程(m)

825(m)

坡度(∘)

15(∘)

坡向(方位角)(∘)

345(∘)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應變系統」網頁

附錄五-121

七、災害發生原因分析與二次災害可能性
降雨條件:本次災害發生時有效降雨累積降雨量僅 133mm,惟實際上此區已
連日有雨,蝕溝內之地表水流量可能較大,土壤含水量亦可能較高,導致邊
坡穩定性降低。

災害發生
原因分析

地質條件:本災害地點鄰近向斜(約 375 公尺),原先可能即有岩盤較破碎之
不利條件,且地層年代較年輕,一般而言岩盤強度相對較低,故先天已具有
容易致災之不利因素。
土地利用:無人為開發情形。

二次災害
可能性

綜合探討:本區域地質年代相對較年輕,岩石在完整情況下強度大多不低,
惟因本崩塌區應為舊崩塌地,本次崩塌之材料均為破碎岩塊。此外,本邊坡
容易受到來自上方集水區之地表水沖蝕,故在降雨量較大時,容易發生不穩
定。
因坡面仍有零星落石,坡面土砂仍較為鬆散,容易受降雨事件影響再次造成崩
塌。建議可針對崩塌地進行坡面保護,並加強坡面排水系統,有效阻截、導排
地表逕流及地下水,可有效降低邊坡災害發生之可能性。

八、既有工程設施說明
既有工程
設施情形



附錄五-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