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20170603-453.pdf

Media

extracted text (Extract Text)
雲林縣古坑鄉桂林村

一、災區基本資料
災害案件編號

106 年 0601 豪雨-雲林古坑-001

災區行政區域

雲林縣古坑鄉桂林村

溪流名稱

苦苓腳野溪(大湖口溪支流)

所屬流域

北港溪流域

土石流警戒基準值



參考雨量站
GPS

苦苓腳村 6 鄰

受災地點

坐標

TWD97 X:209806 Y: 2611294

土石流警戒發布時間



土石流警戒解除時間



災害發生時間

106 年 06 月 03 日 23 時 00 分
訊息來源:當地村民徐連浮

現勘日期

106 年 06 月 06 日

災害類型

崩塌(山崩)、土石流

民宅建物



公有建物



公共設施



農林用地



保全對象


歷史災害

附錄五-71

古坑(C0K490)

二、災區地理位置
古坑雨量站

災害位置
災害位置(TWD97)
X:209806 Y: 2611294

往古坑
e
d

苦苓腳野溪

往華山

c
b

a

崩塌地

影像來源:Google earth 日期:106 年 3 月

附錄五-72

三、現況照片
現況照片
a1

方位角 120 度

a2

方位角 120 度

崩塌地

苦苓腳野溪

苦苓腳野溪上游邊坡多處崩塌

a3

崩塌土砂淤積河道,河道淤積情形嚴重

方位角 300 度

崩塌土砂淤積河道

c1

b

方位角 30 度

崩塌地

河道右岸崩塌地

方位角 110 度

c2

道路路基流失

方位角 95 度

道路流失沖毀

道路流失沖毀

苦苓腳野溪

土砂淤積河道,淹埋既有河道、既有構造物及橋涵,
溪水改道沖刷下游邊坡基腳

既有構造物被填土流失嚴重,溪水改道沖刷下游邊坡
基腳,造成道路路基流失

附錄五-73

現況照片
方位角 300 度

c3

河道土砂淤積嚴重,淹埋既有河道及下游道路箱涵,
造成土石溢流道路,影響通行,公所進行緊急疏通

方位角 15 度

d1
崩塌地

方位角 300 度

c4

下游道路箱涵淤積

方位角 15 度

d2

步道路基流
失損毀

苦苓腳步道

苦苓腳野溪

土砂淤積河道

邊坡崩塌造成步道路基流失,崩落土砂淤積河道

崩塌地下方土石籠壩淤滿,且有部分損毀情形

方位角 280 度

d3

方位角 300 度

e
崩塌地

土砂淤積河道
步道路基流
失損毀
苦苓腳野溪

崩塌土砂淤積河道情形

邊坡崩塌造成步道損毀路基流失,地方已設置封
鎖線

附錄五-74

四、災區環境資料

(

致災野溪集水區行政區域
集水區面積(A)

土地權屬

起伏量(Rf)


起伏比(R)

集水區寬度(W)

形狀因子(F)
溪流
溪流長度
條件
溪流坡度

)

雲林縣古坑鄉桂林村
120 公頃
山坡地 100%
集水區內最大高差 Rf= 390m
集水區內最大高差/兩點間水平距離 R=0.189
集水區面積/集水區長度 W= 0.582km
集水區寬度/集水區長度 F=0.282
2,063m
18%

頭嵙山層香山段(砂岩、泥岩、頁岩)
頭嵙山層火炎山段(礫石夾砂岩之透鏡體)
地質條件
地質構造 大尖山斷層
區域地質







附錄五-75

水 文 概 況




2015

1

2

3

4

5

6

7

*

*

*

*

*

*

*

8

9

574.5 243

10

11

12

年雨量

34

0

41

892.5

17

2396

2016 188.5 255 167.5 175.5 56.5 479.5 330.5 270.5 589 29.5 67.5
平均

188.5 255 167.5 175.5 56.5 479.5 330.5 422.5 416 31.75 33.75 29

1644.3

註:(*)統計資料不完整、(-)無降水、(X)儀器故障



(





)






雨量站
測站編號 古坑(C0K490)
X: 205088 Y:2616812 (TWD97)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附錄五-76

五、即時現勘調查
疏散避難情況

疏散時間:6 月 3 日
原先規劃避難處所:桂林國小
補充說明:

現況描述紀錄

1. 現況描述:0601 豪雨期間,苦苓腳野溪上游及兩側坡面崩塌,土
砂淤積河道,淹埋既有河道、既有構造物及橋涵,溪水改道沖刷
下游邊坡基腳,加劇邊坡崩塌情形。
2. 災害規模:夾砂水流影響範圍長約 400 公尺、寬約 30 公尺、深約
5 公尺,崩塌面積 12,000 平方公尺,堆積土方量約 60,000 立方公
尺。
3. 災損統計:步道毀損約 500 公尺。

民宅建物



災 損 公共設施
統計



人命/房舍/道
路毀損統計

死亡

0 人 失蹤 0 人

疏散人數:約 63 人
本次疏散避難何處:自行避難

受傷 0 人 房屋受損 0 棟 道路毀損

既有工程設施損壞

既有護岸被填土流失約 50 m

即時處置情況

公所已進行道路搶通及河道疏通工作

附錄五-77

約 500 m

六、降雨量分析
6/3 23 時 0 分土石流發生
( R=614 mm、I=54 mm/h )







參考雨量站: 古坑(C0K490)

土石流警戒值:無

本次降雨開始時間

06 月 02 日 1 時

本次降雨結束時間

06 月 04 日 8 時

本次降雨延時

56 hr

降 本次降雨累積雨量

本次降雨平均降雨強度(mm/h)

數 本次降雨最大降雨強度(mm/h)







650.5 mm【依據土石流防災應變系統雨量資訊】
11.6(mm/h)
72.5(mm/h)

災害發生時刻降雨強度(mm/h)

11.5(mm/h)

災害發生時刻有效累積雨量(mm)

429.8 mm

災害發生時刻累積雨量(mm)

614 mm

與災害地點相對距離(m)

約 7,260(m)

雨量站高程(m)

91(m)

坡度(∘)

5(∘)

坡向(方位角)(∘)

315(∘)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應變系統」網頁

附錄五-78

七、災害發生原因分析與二次災害可能性
降雨條件:本次災害降雨延時 56 小時,災害發生時有效累積降雨量達
522.75mm,為致災條件之一。
地質條件:本區地質主要為頭嵙山層及其相當地層,崩塌區主要位於頭嵙山
層火炎山礫岩段膠結較為鬆散,且鄰近大尖山斷層(逆斷層) ,已具有容易致
災害發生 災之不利因素。
原因分析 土地利用:本災害區主要土地利用為檳榔約佔 40%、其次為天然林約佔 20%、
鄰近有住家建物及茶園等利用。
綜合探討:本處災害之主要致災原因為 0601 豪雨期間連日降雨累積雨量大,
加以本區地質頭嵙山層火炎山礫岩段膠結較為鬆散,崩塌後形成土石料源淤
積河道,土石及水流宣洩不及,造成下游土砂災害。
經現場勘查結果,苦苓腳野溪源頭及兩岸有多處崩塌,可供應大量土砂,加上
溪床有大量土砂堆積,易受颱風豪雨事件影響,二次災害可能性高。現階段應
二次災害
針對河道束縮段加以疏通,後續應進行相關治理,設置防砂設施防止崩塌土砂
可能性
下移,並檢討設河道通洪斷面設置整流構造物,避免河道阻塞土石及水流宣洩
不及造成災害。

八、既有工程設施說明
既有工程
設施情形

既有護岸被填土流失約 50m、道路損毀約 500m

附錄五-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