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20110719-306.pdf
Media
extracted text (Extract Text) |
嘉義縣梅山鄉太和村
一、災區基本資料 災害案件編號 100 年其他-嘉義梅山-001 災區行政區域 嘉義縣梅山鄉太和村 溪流名稱 阿里山溪 所屬流域 濁水溪流域 土石流潛勢溪流 - 土石流警戒基準值 300mm 參考雨量站 受災地點 地標:社興橋(社前湖 8-6 號) 瑞里 (C1M620) GPS 坐標 TWD97 X:222154 Y:2605798 土石流警戒發布時間 100 年 7 月 19 日 11:00 (黃色警戒) 土石流警戒解除時間 100 年 7 月 20 日 17:00 (解除黃色警戒) 災害發生時間 100 年 7 月 19 日 4 時 現勘日期 100 年 8 月 16 日 災害類型 保 民宅建物 土石流 一般民宅:約 10 戶。 全 公有建物 學校:仁和國小。 對 道路:縣道 169 線、縣道 149 甲線。 橋梁:牛山橋、大里網橋。 電力設施:社前湖地區電線桿等設施。 象 公共設施 1. 歷史災害 本地區歷經九二一地震及 93 年敏督莉颱風挾帶豪 雨使得阿里山溪河床因土石淤積而抬升。 2. 98 年莫拉克風災,阿里山溪溪水暴漲沖毀社興橋。 二、災區地理位置 瑞里雨量站 X:216853 Y:2604692 災害地點 災害位置 X:222154 Y:2605798 往草嶺 縣 牛山橋 溪 社興橋原址 道 縣 溪底便橋受損 嘉縣DF048 山 149甲 仁和國小 道 溪 嘉縣DF047 社前湖8-6號 遭土石沖毀 大里網橋 溪底便道流失 169 里 崩塌土石堆積 野 野 溪 線 往太和 註 1:坐標採 TWD97 註 2:正射影像圖拍攝日期為 2010 年 9 月 23 日。 阿 線 往來吉 三、災區環境資料 集水區行政區域 地文 地(形 因)子 溪流 條件 地質 條件 嘉義縣梅山鄉太和村 集水區面積(A) A=5007 公頃 土地權屬 山坡地佔 25%;林班地佔 75% 起伏量(Rf) 集水區內最大高差 Rf=1650m 起伏比(R) 集水區內最大高差/兩點間水平距離 R=0.16 集水區寬度(W) 集水區面積/集水區長度 W=4.2km 形狀因子(F ) 集水區寬度/集水區長度 F=0.36 溪流長度 溪流坡度 區域地質 地質構造 13.62km 17% 集水區地質由台地堆積層及桂竹林層所組成 集水區內有內磅斷層及水社寮斷層通過。 內磅斷層 水社寮斷層 水 年 月 文 概 況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雨量 2002 * * * 2.5 290.0 408.5 581.5 400.5 117.0 20.5 9.0 77.0 1,906.5 2003 39.0 1.5 23.0 139.5 79.0 556.0 87.5 405.0 297.0 136.5 11.0 - 1,775.0 2004 15.0 48.0 47.5 79.0 227.0 63.5 1,398.5 882.0 206.5 1.5 *1.0 97.5 *3,067.0 2005 20.5 141.0 217.0 67.0 524.5 800.0 1,068.5 768.5 530.5 115.5 34.5 18.5 4,306.0 2006 20.0 4.5 116.0 187.5 412.0 1,271.0 1,043.5 247.5 260.0 5.0 175.0 42.0 3,784.0 2007 99.5 34.5 40.5 143.5 356.5 494.0 292.5 942.5 535.5 732.5 28.0 1.0 3,700.5 2008 42.5 37.5 28.5 139.5 389.0 313.0 1,241.0 243.5 1,662.0 86.0 45.0 13.0 4,240.5 2009 0.0 16.0 126.0 226.0 56.0 436.0 144.0 2,052.0 90.0 93.0 16.0 28.0 3,283.0 2010 27.5 91.0 18.0 106.5 226.5 325.5 496.0 199.0 381.0 86.0 52.5 45.0 2,054.5 平均 33.0 46.8 77.1 121.2 284.5 518.6 705.9 682.3 453.3 141.8 46.4 40.3 3,151.0 雨量 瑞(里雨量站 1 註:(*)統計資料不完整、(-)無降水、(X)儀器故障 ) 單位:毫米 瑞里雨量站 測站編號 C1M620 X:216852 Y: 2604691(TWD97)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四、即時現勘調查 疏散避難情況 社前湖 8-6 號居民於 7/19 凌晨 2 時,往親友家避難。 災 損 類 型 與 災 情 阿里山溪於 7 月 19 日發生土石流災情,導致溪底便道 流失,溪水挾帶溪床堆積土石,磨損溪底便橋橋墩,沖 描述 毀農舍 1 戶,7 部怪手遭土石淤埋,無人員傷亡;縣道 169 線上邊坡發生零星崩塌,土石堆積於道路。 房屋受損:共 1 棟(社前湖 8-6 號)。 道路毀損:溪底便道流失約 150 公尺,現已恢復通行; 縣道 169 線遭崩落土石堆積約 20 公尺,土石已清理恢 復通行。 災 民宅建物 損 統 公共設施 計 一般民宅:社前湖 8-6 號一處農舍遭土石沖毀。 道路:溪底便道約 150 公尺;縣道 169 線遭崩落土石堆 積約 20 公尺。 橋梁:溪底便橋橋墩受損。 人 命 / 房 舍 / 道 死亡 0 人 失蹤 0 人 受傷 0 人 房屋 1 棟 道路 170m 受損 毀損 路毀損統計 既有工程設施損壞 阿里山溪於溪底便橋附近石籠護岸遭淤埋。 梅山鄉公所派遣機具清疏堆積土石。 河道流路長度 13.62km 位置 社前湖 8-6 號旁溪底便橋 GPS 坐標 TWD97 X:222154 Y:2605798 原溪床斷面 寬度 深度 坡度 150m 6 約1度 堆積範圍 長度 寬度 深度 300m 70m 1~2m 2 堆積規模 堆積面積 堆積量 12600m 12600m3 堆積礫石粒徑 最大粒徑 平均粒徑 10~30cm 5~10cm 災 災區阿里山溪左岸多農地。 區 植 被 情 況 即時處置情況 溢流點堆積區 阿里山溪 現 況 相 片 (1/3) a-1 X:222145 Y:2606176 往太和 社前湖8-6號 縣道169線 溪底便橋 溪底便道 阿里山溪 災區全景 2011.08.16 X:222154 Y:2605798 b 往草嶺 牛山橋 縣 溪 a 社興橋原址 縣 道 溪底便橋受損 山 嘉縣DF048 大里網橋 c 仁和國小 溪 b 嘉縣DF047 社前湖8-6號 遭土石沖毀 野 里 169 阿 溪 阿里山溪 149甲 道 崩塌土石堆積道 野 線 溪底便橋橋墩受損 2011.08.16 溪底便道流失 線 往太和 c 往來吉 X:222096 Y:2605808 a-2 X:222145 Y:2606176 阿里山溪 社前湖8-6號一棟旁農舍沖毀 2011.08.16 8-6號前石籠護岸遭土石淤埋 2011.08.16 現 況 相 片 (2/3) X:222494 Y:2605813 a 路基流失已填補 往太和 堆積土石已清理 縣道169線 野 溪 阿里山溪 縣道169線沿線崩塌地 2011.08.16 X:221985 Y:2605519 b 往草嶺 縣 堆積土石已清理 牛山橋 溪 道 社興橋原址 縣 溪底便橋受損 山 嘉縣DF048 大里網橋 仁和國小 溪 嘉縣DF047 社前湖8-6號旁農 舍遭土石沖毀 縣道169線 野 149甲 道 b 往太和 里 線 169 崩塌土石堆積道 野 a c 阿 溪 縣道169線上邊坡零星崩 2011.08.16 溪底便道流失 線 往太和 往來吉 X:221954 Y:2605357 c-1 X:221954 Y:2605357 c-2 往太和 縣道169線 路基流失已填補 往太和 野 溪 野 縣道169線 溪 縣道169線路基流失 2011.08.16 縣道169線橋涵現 2011.08.16 現 .. 況 相 片 (3/3) X:221869 Y:2605892 a 往草嶺 c 縣道149甲線 往來吉 嘉縣DF048 溪 山 里 阿 災區下游全景 2011.08.16 X:222145 Y:2606176 b X:221901 Y:2606052 c 縣道149甲線 往草嶺 溪 往來吉 山 里 阿 護岸背填土流失 2011.08.16 往草嶺 縣 溪 牛山橋 b 道 社興橋原址 c 縣 嘉縣DF048 嘉縣DF048 溪底便橋受損 山 大里網橋 a 仁和國小 溪 嘉縣DF047 社前湖8-6號 遭土石沖毀 道 169 崩塌土石堆積道 嘉縣DF048整治工程 里 2011.08.16 野 溪 線 往太和 阿 野 149甲 線 溪底便道流失 往來吉 五、降雨量分析 雨場終點 雨場起點 降 雨 組 體 圖 7/19 4:00 土石流災害發生 ( R=156.2mm、I=42mm/h ) 參考雨量站:嘉義縣梅山鄉瑞里雨量站(測站編號:C1M620) 土石流警戒基準值:300mm 降 雨 參 數 本次降雨開始時間 本次降雨結束時間 本次降雨延時 本次降雨累積雨量 本次降雨平均降雨強度 本次降雨最大降雨強度 災害發生時刻降雨強度 災害發生時刻有效累積雨量 7/18 21 時 7/20 12 時 39 hrs 314mm 8.1 mm/hr 44 mm/hr 42 mm/hr 156.2 mm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應變系統」網頁 六、災害發生原因分析與二次災害可能性 災害發生原因 分析 1. 阿里山溪於莫拉克颱風後河道大幅抬昇,鄉公所於本 年度汛期前已辦理河道清疏,土石堆積於河道深槽兩 岸;本次災害期間,溪水運移上游土砂,並沖毀河道 兩岸堆積土堤,形成本次土石流之料源。 2. 土石淤埋溪底便道並堵塞溪底便橋橋涵,造成土石流 溢流,沿左岸(相對地勢較低)衝擊社前湖 8-6 號民宅, 是為本次災害之原因。 1. 阿里山溪河床淤積,沿岸民宅與河床高差逐漸減少,若 遇颱洪豪雨可能再次造成沿岸民宅發生土砂災害。 二次災害可能性 2. 縣道 169 線沿線坡地有持續崩塌之現象,若逢豪雨來 襲,崩落土石將阻斷道路,坡址亦有持續受溪水沖刷造 成路基流失之現象。 七、既有工程檢討 主要既有工程 設施 1. 2. 阿里山溪兩側護岸。 縣道 169 線過路橋涵及擋土牆。 主 要 既 有 工 民宅前蛇籠護岸遭淤埋 程 設 施 現 況 相 片 部分護岸背填土淘空 縣道 169 線 1K 處過路橋涵路基流 縣道 169 線擋土牆未受損 失 毀損情況及檢 1. 社前湖 8-6 號民宅前石籠護岸遭土砂淤埋;阿里山溪右 側部分護岸淘空。 討 2. 縣道 169 線 1K 處,過路箱涵無損,路基流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