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108年其他-苗栗泰安-002
Description (Dublin Core)
降雨條件:本次災害發生時降雨強度3 mm/h,平均降雨強度11.6 mm/h。
地質條件:災害發生區位地質屬打鹿頁岩;觀音山砂岩及北寮砂岩,主要組成為砂岩及頁岩,鄰近斷層帶有象鼻斷層;梅園斷層;司馬限斷層;清安斷層。
土地利用:崩塌區域為原始林,無明顯土地開發利用情形。
綜合探討:由舊有航照圖判釋本區曾發生過崩塌情形,經空拍成果顯示鄰近邊坡已趨近穩定,植生復育完整。然而本區地質因有多道斷層帶經過,導致地層交錯複雜且脆弱,加上邊坡地形陡峭及本次強降雨,造成邊坡遭沖蝕作用而引發崩塌情形。
Identifier (Dublin Core)
490
name (Friend of a Friend)
DF20190820-490.pdf
Initiating Event (A vocabulary for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108其他
Type (Dublin Core)
崩塌(山崩;沖蝕)
Date (Dublin Core)
2019-08-20
Temporal Coverage (Dublin Core)
17:00
土地權屬 (landslide_event)
林班地 100%
縣市 (landslide_event)
苗栗縣
鄉鎮 (landslide_event)
泰安鄉
村里 (landslide_event)
象鼻村
地標 (landslide_event)
地標:中象道路11K
Creator (Dublin Core)
苗栗縣政府提供
shortDescription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現況描述:因連日豪雨,造成中象道路111K 上邊坡坑溝上游兩側崩塌,土石由坑溝沖刷而下流至路面。
2.災害規模:崩塌地面積約1 公頃,平均深度約0.5 公尺,長度約400 公尺,寬度約25 公尺,堆積量體約5000 立方公尺。
3.災損統計:無。
extracted text (Extract Text)
附錄六

苗栗縣泰安鄉象鼻村

一、災區基本資料
災害案件編號

108 年其他-苗栗泰安-002

災區行政區域

苗栗縣泰安鄉象鼻村

溪流名稱



所屬流域

大安溪流域

土石流警戒基準值



參考雨量站

地標:中象道路 11K

受災地點
土石流警戒發布時間



土石流警戒解除時間



災害發生時間

GPS
坐標

訊息來源:苗栗縣政府提供
108 年 9 月 3 日

災害類型

崩塌(山崩、沖蝕)
民宅建物



公有建物



公共設施

中象道路

農林用地



保全對象

歷史災害

TWD97 X:244309

108 年 8 月 20 日 17 時 0 分

現勘日期



附錄六-172

象鼻(C1E451)
Y: 2695720

附錄六

二、災區地
地理位置


災害位置
置(TWD97)
X:244309
9 Y:2695720

災害位置

象鼻
鼻雨量站

往大
大湖
b
崩塌地

a

d

苗縣 DF0733

e

c
f

大安溪

中象道路


象鼻吊橋
象鼻大
大橋

往象鼻
影像來源
源:gooogle m
map 日期:1
108 年 1 月

附錄六-173

附錄六

三、現況

況及植被情
情形照片

現況照片

方位角 220 度

a

b

方位角 225 度
崩塌地



崩塌地

山溝

山溝
中象道路 11K
K 旁邊坡發生
生源頭崩塌。

108.009.03

方位角 2000 度

c

邊坡
坡因遭沖刷而發生崩塌。

108.09.03
3

方位角 60 度

d

堆積
積土石已清理

山溝


往象
象鼻

往大
大湖
0.5 公尺


中象道路

往大
大湖
崩落之土石已

已遭清淤,土石
石堆積高度約 0.5 公尺。108..09.03

方位角 3330 度

e

中象道路
往象
象鼻
崩落
落之土石直接隨
隨山溝滑落至
至中象道路。

f

108.09.03
3

方位角 225 度

堆積土石
石已清理
堆積土石已
已清理

山溝

往象鼻

往大
大湖

中象道路



中象道路
往象
象鼻
山溝下游處無

無任何治理處
處置。

108.009.03

往大湖
掩埋
埋道路之土石
石已清除。

附錄六-174

108.09..03

附錄六

四、災區環
環境資料

地文 地(形 因)


致災崩
崩塌地行政
政區域
坡向
坡頂高
高程
坡址高
高程
坡度
土地權
權屬


苗栗縣泰安
安鄉象鼻村

2225゜
9995 m
8870 m
331.2゜

林班地 100
0%

地質 區域地質
質 打鹿頁
頁岩、觀音山
山砂岩及北
北寮砂岩
條件 地質構造
造 象鼻斷
斷層、梅園斷
斷層、司馬
馬限斷層、清安斷層


災害位置


附錄六-175

附錄六
水文概況


1

2

3

4

5

6

7

8

9

110

11

12

年雨
雨量

2012

146.5

239

59.5

294

308.55

1048

117

1016.5

148

99.5

269.5

119.5

37755.5

2013

30.5

0.55

96.5

362.5

604.55

222.5

1152
1

888.5

69.5

665

48.5

132

36722.5

2014

12

988

130

75.5

793.55

425

232.5
2

246

204

0

5

69

22900.5

2015

16.5

52.5

70

59

6122

167

406
4

660.5

197.5

118

5

105.5

23699.5

2016

368.5

555

347

264

1288

596.5

136.5

267.5

264

557

94.5

19

25977.5

2017

14.5

64.5

132

274

201.55 1359.5 480.5
4

66.5

85.5

337

29

23.5

27668

2018

217

666

83.5

87.5

111

599

539

393.5

91

133.5

25.5

8

22344.5

平均

115.1

82.2

131.2

202.4

394. 1

631.1

437.6
4

505.6

151.4

288.6

68.1

68.1

28155.4

雨量站 象(鼻雨量站

700

) 單位:毫米

月平均降雨量(毫米)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

2

3

4

5

6

7

8

9

100

11

12

月份


象鼻雨量站
測站編號
C1E451
X:243933 Y:2695846 (TWD97)
資料來源: 中央氣象局

附錄六-176

附錄六

五、即時現勘調查
疏散人數:無
本次疏散避難何處:無

疏散時間:無
原先規劃避難處所:無
補充說明:

疏散避難情況

1.現況描述:因連日豪雨,造成中象道路 111K 上邊坡坑溝上游兩側
崩塌,土石由坑溝沖刷而下流至路面。
現況描述紀錄

2.災害規模:崩塌地面積約 1 公頃,平均深度約 0.5 公尺,長度約
400 公尺,寬度約 25 公尺,堆積量體約 5,000 立方公尺。
3.災損統計:無。

災 民宅建物
損 公共設施

人命/房舍/


無。
無。

農地毀損統計

死亡 0 人 失蹤 0 人

受傷 0 人 房屋受損

0戶

0m

農地流失

既有工程設施損壞 無。

即時處置情況

泰安鄉公所派員清除土石,搶通道路。

崩塌地調查紀錄表(崩塌地災害類型用)
崩塌地臨時編號

GPS 坐標

苗栗泰安-002

TWD97

X:244309 Y: 2695720

崩塌分類

□道路邊坡崩塌 □河岸崩塌 □河岸山腹崩塌 ■源頭崩塌 □一般邊坡崩塌
■斜交坡 □逆向坡 □順向坡 □水平層狀坡
□階地崖 □崩積崖 □填方坡 □其他
□<15 度 □<30 度 ■30-45 度 □45-60 度 □60-75 度 □>75 度
■沖蝕
■山崩
□地滑

崩塌地地質材料

砂岩及頁岩

地表變異情形

□龜裂 □下陷 □擠壓 □隆起

崩塌規模

長度 約 400 m

保全對象區位

□崩塌區

崩塌機制
邊坡類型
斜面坡度

■堆積區

保全對象至上邊坡冠部水平距離
崩塌地周圍植被

□裸露地

寬度

約 25 m 高度

m

崩塌深

約 0.5m 崩塌面積


10,000m2

□無保全 □其他

485 m

■自然林



保全對象至下邊坡坡趾水平距離

□人造林 □草地 □其他

附錄六-177

120 m

附錄六

六、降雨量
量分析

降雨組體圖

8/200 17 時 00 分 災害發生
(R
R=181mm、II=3 mm/h )

參考雨量站:象
象鼻 (C1E451) 土石流警
警戒基準值:400 mm)
(參

本次降雨
雨開始時間


8 月 20
2 日 15 時

本次降雨
雨結束時間


8 月 20
2 日 19 時

本次降雨
雨延時

5 hr

降 本次降雨
雨累積雨量


本次降雨
雨平均降雨
雨強度(mm
m/h)

雨最大降雨
雨強度(mm
m/h)
數 本次降雨

58 mm
m

災害發生
生時刻降雨
雨強度(mm
m/h)

3 mm
m/h

災害發生
生時刻有效
效累積雨量
量(mm)

46 mm
m

災害發生
生時刻累積
積雨量(mm
m)

181m
mm

與災害地
地點相對距
距離(m)

411 m

雨量站高
高程(m)

950 m

坡度(∘)

15.5∘

坡向(方
方位角)(∘)

160∘







11.6 mm/h
m
48 mm
m/h

資料來源:「行

行政院農業委
委員會水土保
保持局土石流防
防災應變系統
統」網頁

附錄六-178

附錄六

七、災害發生原因分析與二次災害可能性

災害發生
原因分析

二次災害
可能性

降雨條件:本次災害發生時降雨強度 3 mm/h,平均降雨強度 11.6 mm/h。
地質條件:災害發生區位地質屬打鹿頁岩、觀音山砂岩及北寮砂岩,主要組
成為砂岩及頁岩,鄰近斷層帶有象鼻斷層、梅園斷層、司馬限斷
層、清安斷層。
土地利用:崩塌區域為原始林,無明顯土地開發利用情形。
綜合探討:由舊有航照圖判釋本區曾發生過崩塌情形,經空拍成果顯示鄰近
邊坡已趨近穩定,植生復育完整。然而本區地質因有多道斷層帶
經過,導致地層交錯複雜且脆弱,加上邊坡地形陡峭及本次強降
雨,造成邊坡遭沖蝕作用而引發崩塌情形。
崩塌坡面及坑溝上仍堆積土石材料,而現況坑溝下游處無做任何處置,若再遇
豪大雨,原堆積之土石恐直接沖刷至中象道路上,建議應持續觀測崩塌地變化
及針對坑溝進行治理工程。

八、既有工程設施說明
既有工程
設施情形

無。

附錄六-179

附錄六

苗栗縣泰安鄉象鼻村

一、災區基本資料
災害案件編號

108 年其他-苗栗泰安-002

災區行政區域

苗栗縣泰安鄉象鼻村

溪流名稱



所屬流域

大安溪流域

土石流警戒基準值



參考雨量站

地標:中象道路 11K

受災地點
土石流警戒發布時間



土石流警戒解除時間



災害發生時間

GPS
坐標

訊息來源:苗栗縣政府提供
108 年 9 月 3 日

災害類型

崩塌(山崩、沖蝕)
民宅建物



公有建物



公共設施

中象道路

農林用地



保全對象

歷史災害

TWD97 X:244309

108 年 8 月 20 日 17 時 0 分

現勘日期



附錄六-172

象鼻(C1E451)
Y: 2695720

附錄六

二、災區地
地理位置


災害位置
置(TWD97)
X:244309
9 Y:2695720

災害位置

象鼻
鼻雨量站

往大
大湖
b
崩塌地

a

d

苗縣 DF0733

e

c
f

大安溪

中象道路


象鼻吊橋
象鼻大
大橋

往象鼻
影像來源
源:gooogle m
map 日期:1
108 年 1 月

附錄六-173

附錄六

三、現況

況及植被情
情形照片

現況照片

方位角 220 度

a

b

方位角 225 度
崩塌地



崩塌地

山溝

山溝
中象道路 11K
K 旁邊坡發生
生源頭崩塌。

108.009.03

方位角 2000 度

c

邊坡
坡因遭沖刷而發生崩塌。

108.09.03
3

方位角 60 度

d

堆積
積土石已清理

山溝


往象
象鼻

往大
大湖
0.5 公尺


中象道路

往大
大湖
崩落之土石已

已遭清淤,土石
石堆積高度約 0.5 公尺。108..09.03

方位角 3330 度

e

中象道路
往象
象鼻
崩落
落之土石直接隨
隨山溝滑落至
至中象道路。

f

108.09.03
3

方位角 225 度

堆積土石
石已清理
堆積土石已
已清理

山溝

往象鼻

往大
大湖

中象道路



中象道路
往象
象鼻
山溝下游處無

無任何治理處
處置。

108.009.03

往大湖
掩埋
埋道路之土石
石已清除。

附錄六-174

108.09..03

附錄六

四、災區環
環境資料

地文 地(形 因)


致災崩
崩塌地行政
政區域
坡向
坡頂高
高程
坡址高
高程
坡度
土地權
權屬


苗栗縣泰安
安鄉象鼻村

2225゜
9995 m
8870 m
331.2゜

林班地 100
0%

地質 區域地質
質 打鹿頁
頁岩、觀音山
山砂岩及北
北寮砂岩
條件 地質構造
造 象鼻斷
斷層、梅園斷
斷層、司馬
馬限斷層、清安斷層


災害位置


附錄六-175

附錄六
水文概況


1

2

3

4

5

6

7

8

9

110

11

12

年雨
雨量

2012

146.5

239

59.5

294

308.55

1048

117

1016.5

148

99.5

269.5

119.5

37755.5

2013

30.5

0.55

96.5

362.5

604.55

222.5

1152
1

888.5

69.5

665

48.5

132

36722.5

2014

12

988

130

75.5

793.55

425

232.5
2

246

204

0

5

69

22900.5

2015

16.5

52.5

70

59

6122

167

406
4

660.5

197.5

118

5

105.5

23699.5

2016

368.5

555

347

264

1288

596.5

136.5

267.5

264

557

94.5

19

25977.5

2017

14.5

64.5

132

274

201.55 1359.5 480.5
4

66.5

85.5

337

29

23.5

27668

2018

217

666

83.5

87.5

111

599

539

393.5

91

133.5

25.5

8

22344.5

平均

115.1

82.2

131.2

202.4

394. 1

631.1

437.6
4

505.6

151.4

288.6

68.1

68.1

28155.4

雨量站 象(鼻雨量站

700

) 單位:毫米

月平均降雨量(毫米)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

2

3

4

5

6

7

8

9

100

11

12

月份


象鼻雨量站
測站編號
C1E451
X:243933 Y:2695846 (TWD97)
資料來源: 中央氣象局

附錄六-176

附錄六

五、即時現勘調查
疏散人數:無
本次疏散避難何處:無

疏散時間:無
原先規劃避難處所:無
補充說明:

疏散避難情況

1.現況描述:因連日豪雨,造成中象道路 111K 上邊坡坑溝上游兩側
崩塌,土石由坑溝沖刷而下流至路面。
現況描述紀錄

2.災害規模:崩塌地面積約 1 公頃,平均深度約 0.5 公尺,長度約
400 公尺,寬度約 25 公尺,堆積量體約 5,000 立方公尺。
3.災損統計:無。

災 民宅建物
損 公共設施

人命/房舍/


無。
無。

農地毀損統計

死亡 0 人 失蹤 0 人

受傷 0 人 房屋受損

0戶

0m

農地流失

既有工程設施損壞 無。

即時處置情況

泰安鄉公所派員清除土石,搶通道路。

崩塌地調查紀錄表(崩塌地災害類型用)
崩塌地臨時編號

GPS 坐標

苗栗泰安-002

TWD97

X:244309 Y: 2695720

崩塌分類

□道路邊坡崩塌 □河岸崩塌 □河岸山腹崩塌 ■源頭崩塌 □一般邊坡崩塌
■斜交坡 □逆向坡 □順向坡 □水平層狀坡
□階地崖 □崩積崖 □填方坡 □其他
□<15 度 □<30 度 ■30-45 度 □45-60 度 □60-75 度 □>75 度
■沖蝕
■山崩
□地滑

崩塌地地質材料

砂岩及頁岩

地表變異情形

□龜裂 □下陷 □擠壓 □隆起

崩塌規模

長度 約 400 m

保全對象區位

□崩塌區

崩塌機制
邊坡類型
斜面坡度

■堆積區

保全對象至上邊坡冠部水平距離
崩塌地周圍植被

□裸露地

寬度

約 25 m 高度

m

崩塌深

約 0.5m 崩塌面積


10,000m2

□無保全 □其他

485 m

■自然林



保全對象至下邊坡坡趾水平距離

□人造林 □草地 □其他

附錄六-177

120 m

附錄六

六、降雨量
量分析

降雨組體圖

8/200 17 時 00 分 災害發生
(R
R=181mm、II=3 mm/h )

參考雨量站:象
象鼻 (C1E451) 土石流警
警戒基準值:400 mm)
(參

本次降雨
雨開始時間


8 月 20
2 日 15 時

本次降雨
雨結束時間


8 月 20
2 日 19 時

本次降雨
雨延時

5 hr

降 本次降雨
雨累積雨量


本次降雨
雨平均降雨
雨強度(mm
m/h)

雨最大降雨
雨強度(mm
m/h)
數 本次降雨

58 mm
m

災害發生
生時刻降雨
雨強度(mm
m/h)

3 mm
m/h

災害發生
生時刻有效
效累積雨量
量(mm)

46 mm
m

災害發生
生時刻累積
積雨量(mm
m)

181m
mm

與災害地
地點相對距
距離(m)

411 m

雨量站高
高程(m)

950 m

坡度(∘)

15.5∘

坡向(方
方位角)(∘)

160∘







11.6 mm/h
m
48 mm
m/h

資料來源:「行

行政院農業委
委員會水土保
保持局土石流防
防災應變系統
統」網頁

附錄六-178

附錄六

七、災害發生原因分析與二次災害可能性

災害發生
原因分析

二次災害
可能性

降雨條件:本次災害發生時降雨強度 3 mm/h,平均降雨強度 11.6 mm/h。
地質條件:災害發生區位地質屬打鹿頁岩、觀音山砂岩及北寮砂岩,主要組
成為砂岩及頁岩,鄰近斷層帶有象鼻斷層、梅園斷層、司馬限斷
層、清安斷層。
土地利用:崩塌區域為原始林,無明顯土地開發利用情形。
綜合探討:由舊有航照圖判釋本區曾發生過崩塌情形,經空拍成果顯示鄰近
邊坡已趨近穩定,植生復育完整。然而本區地質因有多道斷層帶
經過,導致地層交錯複雜且脆弱,加上邊坡地形陡峭及本次強降
雨,造成邊坡遭沖蝕作用而引發崩塌情形。
崩塌坡面及坑溝上仍堆積土石材料,而現況坑溝下游處無做任何處置,若再遇
豪大雨,原堆積之土石恐直接沖刷至中象道路上,建議應持續觀測崩塌地變化
及針對坑溝進行治理工程。

八、既有工程設施說明
既有工程
設施情形

無。

附錄六-179

 
 

Other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