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103年哈吉貝颱風-台東大武-001
Description (Dublin Core)
降雨條件:本次降雨延時達24 小時,累積雨量達99.5mm,最大降雨強度為53mm/hr,顯示該區域雨量在短沿時內造成的雨勢。
地形及地質條件:地形為山坡地,崩塌地位於愛國蒲部落後方,地質材料屬中新世亞變質岩;硬頁岩;板岩;千枚岩夾砂岩;崩積地質。
土地利用:聚落位於易致災區域,後方崩塌地周邊屬自然複層植被,崩塌地下方亦有雜作及農作物。
綜合探討:現況調查時愛國蒲部落後方已設置坡面穩定導流牆設施,坡面土石因豪雨快速滑落成崩解四散狀,滑動體於滑動過程大致維持各部相對位置,土砂由上游坡面沖刷順勢滑落堆積,造成河道斷面縮小或堵塞橋涵形成土石溢流,若遇豪雨沖刷坡面及可能造成環境致災堪慮。
Identifier (Dublin Core)
387
name (Friend of a Friend)
DF20140614-387.pdf
Initiating Event (A vocabulary for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103哈吉貝颱風
Type (Dublin Core)
崩塌(沖蝕)
Date (Dublin Core)
2014-06-14
Temporal Coverage (Dublin Core)
23:00
土地權屬 (landslide_event)
山坡地 100%
縣市 (landslide_event)
臺東縣
鄉鎮 (landslide_event)
大武鄉
村里 (landslide_event)
大竹村
地標 (landslide_event)
地標:愛國蒲部落後方崩塌地
Creator (Dublin Core)
-
shortDescription (Bibliographic Ontology)
1. 災情描述:因98年莫拉克颱風造成崩塌,本次又受哈吉貝颱風所挾帶之豪雨影響,發生土砂下移之災害,導致原本於6 月9日清疏沉砂池一夕之間淤滿。
2. 災害規模:土砂沖刷下移規模概估長度約150 公尺,寬度25 公尺,深度約0.3 公尺,土砂量約1125 立方公尺
3. 災損統計:箱涵前沉砂池淤滿。
extracted text (Extract Text)
台東縣大武鄉大竹村愛國蒲部落
一、災區基本資料
災害案件編號

103 年哈吉貝颱風-台東大武-001

災區行政區域

台東縣大武鄉大竹村愛國蒲部落

溪流名稱

愛國蒲野溪

所屬流域

大竹溪流域

土石流潛勢溪流

東縣 DF164

土石流警戒基準值

450mm

受災地點

參考雨量站

GPS
TWD97 X:241960 Y:2483523
坐標

地標:愛國蒲部落後方崩塌地

土石流警戒發布時間

無發布土石流警戒

土石流警戒解除時間

無發布土石流警戒

災害發生時間

103 年 6 月 14 日 23 時 00 分

現勘日期

103 年 6 月 19 日

災害類型

(東線 DF164 支流)崩塌(沖蝕)
□無
■一般民宅 36 棟/戶(名稱)
□工廠

□農舍或倉庫

■寺廟教堂(名稱)
愛國蒲教會

民宅建物

大溪山 (C1H910)

□其他

公有建物

□無
□學校(名稱)
□醫院(名稱)
□活動中心(名稱)
□政府機關(名稱)
■其他 公墓

保全對象

□無
■道路(名稱) 愛國蒲產業道路
□橋梁(名稱)。
公共設施

□電力設施(說明)
■給水設施(說明)

簡易自來水廠

□其他

農林用地

□無
■農園(說明) 雜作、樹豆、荔枝
□人造林(說明)
□其他

其他
歷史災害

1.98 年莫拉克颱風-愛國蒲教會後方墓園土砂崩塌
2.99 年萊羅克颱風-台 9 線 423.5K 處愛國蒲產業道路土石淤積
1

二、災區地理位置

大溪山雨量站
災害位置(TWD97)
X:241960Y:2483523

愛國蒲部落

災害位置(TWD97)
X:241960Y:2483523

大武鄉

溫泉橋

a

崩塌地源頭

a

b

由富野飯店內清出暫時堆置之土砂
知本溪

東縣 DF164 支流

c

b

高野飯店
龍泉路

d

b

愛國蒲公墓

愛國蒲部落

富野飯店

簡易自來水廠

a

愛國蒲教會

c

坑溝

愛國蒲產業道路

崩塌坡面沖蝕坑溝沖下土砂流入富野飯店
c

工程清疏土砂堆置區
沉砂池
上方推測有新崩塌地

東縣 DF164 主流

農作物

d

雙孔箱涵

遙測影像日期:2014 年 6 月 18 日
遙測影像來源:土石流災害歷史資料庫系統

註 1:坐標採 TWD97
註 2:衛星影像圖拍攝日期為 2014 年 6 月。
註 3:拍攝方位角係以磁北方向 0 度順時針方向測至目標物之水平角。

2

三、災區環境資料
崩塌地行政區域

台東縣大武鄉大竹村愛國蒲部落

地文 地(形 因)子

坡向

340 度

坡頂高程

EL.310

坡址高程

EL.102

坡度

□<5 度□5~15 度□15~30 度 □30~40 度□40~55 度■>55 度
山坡地 100%(現勘時上方坡地崩塌地高低落差大,無法目視到

土地權屬

及測量,故土地權屬暫以現勘時災區位置區分)

東縣 DF164

地質
條件

區域地質
地質構造

沖積層
中新世亞變質岩、硬頁岩、板岩、千枚岩夾砂岩、崩積地

五萬分之一地層圖例說明
沖積層(6020)
第四紀
潮州層(1630)
中新世中期
潮州層(1631)
中新世中期
二十五萬分之一地層圖例說明
沖積層(6020)
現代
廬山層(1730)
中新世

3


年 月

1

2

2009

39

2010

79.5

3

180

4

5

67 143.5





6


7

79 243.5

2011

51 61.5 61.5 110.5 305.5

558 446.5

2012

38 157.5 75.5

997

92.5

169 236.5

124

12

90

2014

48 100.5

93

87 138.5 211.5

平均

58 108.3

58

大(溪山雨量站

127

10

11

12

122 1365 594.5
392
394

227 459.3 384.4 477.2

) 單位:毫米
大溪山雨量站
C1H910

X: 243340 Y:2486705 (TWD97)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4

164 350.5

69

年雨量

2960

24 2494.5

496 88.5 3085.5

333 577.5 255.5 98.5 117.5 120.5

367 628.5 352.5

註:(*)統計資料不完整、(-)無降水、(X)儀器故障

測站編號

9

25 281.5 546.5 900.5 336.5 344.5 60.5 35.5

26 38.5 161.5 286.5

2013

8

308 146.5 43.5

3176

69 2627.5
678.5

486

307 157.3 67.5 2504.1

四、即時現勘調查
疏散避難情況

無。

災損類型與災情描述

1. 災情描述:因 98 年莫拉克颱風造成崩塌,本次又受哈吉貝颱風
所挾帶之豪雨影響,發生土砂下移之災害,導致原本於 6 月 9
日清疏沉砂池一夕之間淤滿。
2. 災害規模:土砂沖刷下移規模概估長度約 150 公尺,寬度 25 公
尺,深度約 0.3 公尺,土砂量約 1125 立方公尺
3. 災損統計:箱涵前沉砂池淤滿。

民宅建物

一般民宅: 無

災損 公共設施
道路: 無
統計
人 命/ 房舍/ 道路 毀 死亡 0 人
失蹤 0 人 受傷 0 人 房屋受損 共 0 棟 道路毀損 無
損統計
即時處置情況
1.無人載具空拍 2.邀請專家學者偕同分局規劃課及治理課會勘。

崩塌地調查紀錄表
崩塌地臨時編號
崩塌機制
邊坡類型
斜面坡度

GPS 座標TWD97
X:241960 Y: 2483523
台東大武-001
□道路邊坡崩塌 □河岸崩塌 □河岸山腹崩塌 ■源頭崩塌 ■一般邊坡崩塌
□斜交坡
□逆向坡
□順向坡
□水平層狀坡
□階地崖
□崩積崖
□填方坡
■其他:崩積土

崩塌分類

□<5 度□5~15 度□15~30 度 □30~40 度□40~55 度■>55 度
■沖蝕
□山崩
□地滑

崩塌地地質材料

黑色板岩偶夾變質砂岩

地表變異情形
□龜裂
□下陷
□擠壓
□隆起
崩塌規模
長度 約 150 m 寬度 約 25 m 高度 約
m 崩塌深 約 0.3m 崩塌面積 約
m2
□崩塌區
■堆積區
□其他
保全對象區位
保全對象至上邊坡冠部水平距離
約 135 m 保全對象至下邊坡坡趾水平距離
約 30 m
□裸露地
■自然林
□人造林
□草地 □其他
經現勘崩塌地後,崩塌地北側邊坡並未發現明顯裂隙,且經空拍照片顯示周邊林
木覆蓋良好,故崩塌區內宜加強崩塌地之蝕溝控制工,避免逕流水在將不穩定土
砂向下沖刷。
崩塌地周圍植被

現況補充說明:無

註:崩塌地影響範圍示意圖資料來:集水區整體調查規劃工作參考手冊(民國 99 年 12 月)

5

現 況 相 片 (1/2)

a

崩塌地源頭

東縣 DF164 支流
b

愛國蒲公墓

愛國蒲部落

簡易自來水廠

愛國蒲教會

愛國蒲產業道路
c

工程清疏土砂堆置區

農作物
東縣 DF164 主流
沉砂池

d

雙孔箱涵
遙測影像日期:2014 年 6 月 18 日

a-1

a-2

方位角 90 度

方位角 165
X:242410
Y:2483364

X:242366
Y:2483327

崩塌地源頭岩石裸露

崩塌地頂端仍有不穩定土石

103.06.19

103.06.18

6

現 況 相 片 (2/2)
a-4

方位角 165 度

a-3

方位角 160 度
X:242408
Y:2483364

X:242410
Y:2483364

崩塌地頂端情景

現場勘查照片

103.06.18
方位角 95 度

b

103.06.18

c

方位角 80 度

X:242366
Y:2483327

X:241943
Y:2483500

現有導流堤
不安定土砂

掛網噴植

保全戶
135m

往保全戶
東縣 DF164 支流
103 導流堤加強工程

30m

土砂淤積淤滿易覆蓋道路

現有導流堤

產業道路
農作物
東縣 DF164 支流

103.06.18
方位角 140 度

d-1

103.06.18
d-2

方位角 270 度
X:241996
Y:2483548

X:241990
Y:2483584

雙孔箱涵

雙孔箱涵
沉砂池淤滿

上游不穩定土砂易造成阻塞

東縣 DF164 支流

東縣 DF164 支流

103.06.18

103.06.18

7

五、降雨量分析

降 雨 組 體 圖
6/14 23 時土石流災害發生
( R=96.3mm、I=53mm/h )






參考雨量站:台東縣太麻里鄉大溪山雨量站(測站編號: C1H910)
土石流警戒基準值:450-mm
本次降雨開始時間
6 月 14 日 18 時
本次降雨結束時間
6 月 15 日 18 時
本次降雨延時
24 hrs
本次降雨累積雨量
99.5 mm
本次降雨平均降雨強度
4.2mm/hr
本次降雨最大降雨強度
53 mm/hr
災害發生時刻降雨強度
24.5 mm/hr
災害發生時刻有效累積雨量
96.3mm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應變系統」網頁

8

六、災害發生原因分析與二次災害可能性

災害發生原因分析

降雨條件:本次降雨延時達 24 小時,累積雨量達 99.5mm,最
大降雨強度為 53mm/hr,顯示該區域雨量在短沿時內造成的雨
勢。
地形及地質條件:地形為山坡地,崩塌地位於愛國蒲部落後
方,地質材料屬中新世亞變質岩、硬頁岩、板岩、千枚岩夾砂
岩、崩積地質。
土地利用:聚落位於易致災區域,後方崩塌地周邊屬自然複層
植被,崩塌地下方亦有雜作及農作物。
綜合探討:現況調查時愛國蒲部落後方已設置坡面穩定導流牆
設施,坡面土石因豪雨快速滑落成崩解四散狀,滑動體於滑動
過程大致維持各部相對位置,土砂由上游坡面沖刷順勢滑落堆
積,造成河道斷面縮小或堵塞橋涵形成土石溢流,若遇豪雨沖
刷坡面及可能造成環境致災堪慮。
未來崩塌地坡面若無整治處理,坡面將可能沖刷擴大溝寬改變
溝型,形成坡面逕流易集中流動區,若上游坡面再次發生崩
塌,將可能使土砂順沿坑溝沖下,當退水後產生明顯土砂堆
積,即可能形成河道淤積或淤埋保全對象及構造物的現象,造
成保全戶的災害。
崩塌坡面及既有導流堤設施照片如下:

現有導流堤

東縣 DF164 支流

二次災害可能性

崩塌坡面

東縣 DF164 主流

9

七、既有工程檢討
愛國蒲部落公墓後方導流堤構造完整無毀損。
崩塌地下游沉砂池土砂淤積。

主要既有工程設施
一.導流堤
主要
既有
工程
設施
現況
相片

損毀情況

二.沉砂池

導流堤

沉砂池

導流堤構造無毀損,沉砂池土砂淤積。

10

台東縣大武鄉大竹村愛國蒲部落
一、災區基本資料
災害案件編號

103 年哈吉貝颱風-台東大武-001

災區行政區域

台東縣大武鄉大竹村愛國蒲部落

溪流名稱

愛國蒲野溪

所屬流域

大竹溪流域

土石流潛勢溪流

東縣 DF164

土石流警戒基準值

450mm

受災地點

參考雨量站

GPS
TWD97 X:241960 Y:2483523
坐標

地標:愛國蒲部落後方崩塌地

土石流警戒發布時間

無發布土石流警戒

土石流警戒解除時間

無發布土石流警戒

災害發生時間

103 年 6 月 14 日 23 時 00 分

現勘日期

103 年 6 月 19 日

災害類型

(東線 DF164 支流)崩塌(沖蝕)
□無
■一般民宅 36 棟/戶(名稱)
□工廠

□農舍或倉庫

■寺廟教堂(名稱)
愛國蒲教會

民宅建物

大溪山 (C1H910)

□其他

公有建物

□無
□學校(名稱)
□醫院(名稱)
□活動中心(名稱)
□政府機關(名稱)
■其他 公墓

保全對象

□無
■道路(名稱) 愛國蒲產業道路
□橋梁(名稱)。
公共設施

□電力設施(說明)
■給水設施(說明)

簡易自來水廠

□其他

農林用地

□無
■農園(說明) 雜作、樹豆、荔枝
□人造林(說明)
□其他

其他
歷史災害

1.98 年莫拉克颱風-愛國蒲教會後方墓園土砂崩塌
2.99 年萊羅克颱風-台 9 線 423.5K 處愛國蒲產業道路土石淤積
1

二、災區地理位置

大溪山雨量站
災害位置(TWD97)
X:241960Y:2483523

愛國蒲部落

災害位置(TWD97)
X:241960Y:2483523

大武鄉

溫泉橋

a

崩塌地源頭

a

b

由富野飯店內清出暫時堆置之土砂
知本溪

東縣 DF164 支流

c

b

高野飯店
龍泉路

d

b

愛國蒲公墓

愛國蒲部落

富野飯店

簡易自來水廠

a

愛國蒲教會

c

坑溝

愛國蒲產業道路

崩塌坡面沖蝕坑溝沖下土砂流入富野飯店
c

工程清疏土砂堆置區
沉砂池
上方推測有新崩塌地

東縣 DF164 主流

農作物

d

雙孔箱涵

遙測影像日期:2014 年 6 月 18 日
遙測影像來源:土石流災害歷史資料庫系統

註 1:坐標採 TWD97
註 2:衛星影像圖拍攝日期為 2014 年 6 月。
註 3:拍攝方位角係以磁北方向 0 度順時針方向測至目標物之水平角。

2

三、災區環境資料
崩塌地行政區域

台東縣大武鄉大竹村愛國蒲部落

地文 地(形 因)子

坡向

340 度

坡頂高程

EL.310

坡址高程

EL.102

坡度

□<5 度□5~15 度□15~30 度 □30~40 度□40~55 度■>55 度
山坡地 100%(現勘時上方坡地崩塌地高低落差大,無法目視到

土地權屬

及測量,故土地權屬暫以現勘時災區位置區分)

東縣 DF164

地質
條件

區域地質
地質構造

沖積層
中新世亞變質岩、硬頁岩、板岩、千枚岩夾砂岩、崩積地

五萬分之一地層圖例說明
沖積層(6020)
第四紀
潮州層(1630)
中新世中期
潮州層(1631)
中新世中期
二十五萬分之一地層圖例說明
沖積層(6020)
現代
廬山層(1730)
中新世

3


年 月

1

2

2009

39

2010

79.5

3

180

4

5

67 143.5





6


7

79 243.5

2011

51 61.5 61.5 110.5 305.5

558 446.5

2012

38 157.5 75.5

997

92.5

169 236.5

124

12

90

2014

48 100.5

93

87 138.5 211.5

平均

58 108.3

58

大(溪山雨量站

127

10

11

12

122 1365 594.5
392
394

227 459.3 384.4 477.2

) 單位:毫米
大溪山雨量站
C1H910

X: 243340 Y:2486705 (TWD97)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4

164 350.5

69

年雨量

2960

24 2494.5

496 88.5 3085.5

333 577.5 255.5 98.5 117.5 120.5

367 628.5 352.5

註:(*)統計資料不完整、(-)無降水、(X)儀器故障

測站編號

9

25 281.5 546.5 900.5 336.5 344.5 60.5 35.5

26 38.5 161.5 286.5

2013

8

308 146.5 43.5

3176

69 2627.5
678.5

486

307 157.3 67.5 2504.1

四、即時現勘調查
疏散避難情況

無。

災損類型與災情描述

1. 災情描述:因 98 年莫拉克颱風造成崩塌,本次又受哈吉貝颱風
所挾帶之豪雨影響,發生土砂下移之災害,導致原本於 6 月 9
日清疏沉砂池一夕之間淤滿。
2. 災害規模:土砂沖刷下移規模概估長度約 150 公尺,寬度 25 公
尺,深度約 0.3 公尺,土砂量約 1125 立方公尺
3. 災損統計:箱涵前沉砂池淤滿。

民宅建物

一般民宅: 無

災損 公共設施
道路: 無
統計
人 命/ 房舍/ 道路 毀 死亡 0 人
失蹤 0 人 受傷 0 人 房屋受損 共 0 棟 道路毀損 無
損統計
即時處置情況
1.無人載具空拍 2.邀請專家學者偕同分局規劃課及治理課會勘。

崩塌地調查紀錄表
崩塌地臨時編號
崩塌機制
邊坡類型
斜面坡度

GPS 座標TWD97
X:241960 Y: 2483523
台東大武-001
□道路邊坡崩塌 □河岸崩塌 □河岸山腹崩塌 ■源頭崩塌 ■一般邊坡崩塌
□斜交坡
□逆向坡
□順向坡
□水平層狀坡
□階地崖
□崩積崖
□填方坡
■其他:崩積土

崩塌分類

□<5 度□5~15 度□15~30 度 □30~40 度□40~55 度■>55 度
■沖蝕
□山崩
□地滑

崩塌地地質材料

黑色板岩偶夾變質砂岩

地表變異情形
□龜裂
□下陷
□擠壓
□隆起
崩塌規模
長度 約 150 m 寬度 約 25 m 高度 約
m 崩塌深 約 0.3m 崩塌面積 約
m2
□崩塌區
■堆積區
□其他
保全對象區位
保全對象至上邊坡冠部水平距離
約 135 m 保全對象至下邊坡坡趾水平距離
約 30 m
□裸露地
■自然林
□人造林
□草地 □其他
經現勘崩塌地後,崩塌地北側邊坡並未發現明顯裂隙,且經空拍照片顯示周邊林
木覆蓋良好,故崩塌區內宜加強崩塌地之蝕溝控制工,避免逕流水在將不穩定土
砂向下沖刷。
崩塌地周圍植被

現況補充說明:無

註:崩塌地影響範圍示意圖資料來:集水區整體調查規劃工作參考手冊(民國 99 年 12 月)

5

現 況 相 片 (1/2)

a

崩塌地源頭

東縣 DF164 支流
b

愛國蒲公墓

愛國蒲部落

簡易自來水廠

愛國蒲教會

愛國蒲產業道路
c

工程清疏土砂堆置區

農作物
東縣 DF164 主流
沉砂池

d

雙孔箱涵
遙測影像日期:2014 年 6 月 18 日

a-1

a-2

方位角 90 度

方位角 165
X:242410
Y:2483364

X:242366
Y:2483327

崩塌地源頭岩石裸露

崩塌地頂端仍有不穩定土石

103.06.19

103.06.18

6

現 況 相 片 (2/2)
a-4

方位角 165 度

a-3

方位角 160 度
X:242408
Y:2483364

X:242410
Y:2483364

崩塌地頂端情景

現場勘查照片

103.06.18
方位角 95 度

b

103.06.18

c

方位角 80 度

X:242366
Y:2483327

X:241943
Y:2483500

現有導流堤
不安定土砂

掛網噴植

保全戶
135m

往保全戶
東縣 DF164 支流
103 導流堤加強工程

30m

土砂淤積淤滿易覆蓋道路

現有導流堤

產業道路
農作物
東縣 DF164 支流

103.06.18
方位角 140 度

d-1

103.06.18
d-2

方位角 270 度
X:241996
Y:2483548

X:241990
Y:2483584

雙孔箱涵

雙孔箱涵
沉砂池淤滿

上游不穩定土砂易造成阻塞

東縣 DF164 支流

東縣 DF164 支流

103.06.18

103.06.18

7

五、降雨量分析

降 雨 組 體 圖
6/14 23 時土石流災害發生
( R=96.3mm、I=53mm/h )






參考雨量站:台東縣太麻里鄉大溪山雨量站(測站編號: C1H910)
土石流警戒基準值:450-mm
本次降雨開始時間
6 月 14 日 18 時
本次降雨結束時間
6 月 15 日 18 時
本次降雨延時
24 hrs
本次降雨累積雨量
99.5 mm
本次降雨平均降雨強度
4.2mm/hr
本次降雨最大降雨強度
53 mm/hr
災害發生時刻降雨強度
24.5 mm/hr
災害發生時刻有效累積雨量
96.3mm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應變系統」網頁

8

六、災害發生原因分析與二次災害可能性

災害發生原因分析

降雨條件:本次降雨延時達 24 小時,累積雨量達 99.5mm,最
大降雨強度為 53mm/hr,顯示該區域雨量在短沿時內造成的雨
勢。
地形及地質條件:地形為山坡地,崩塌地位於愛國蒲部落後
方,地質材料屬中新世亞變質岩、硬頁岩、板岩、千枚岩夾砂
岩、崩積地質。
土地利用:聚落位於易致災區域,後方崩塌地周邊屬自然複層
植被,崩塌地下方亦有雜作及農作物。
綜合探討:現況調查時愛國蒲部落後方已設置坡面穩定導流牆
設施,坡面土石因豪雨快速滑落成崩解四散狀,滑動體於滑動
過程大致維持各部相對位置,土砂由上游坡面沖刷順勢滑落堆
積,造成河道斷面縮小或堵塞橋涵形成土石溢流,若遇豪雨沖
刷坡面及可能造成環境致災堪慮。
未來崩塌地坡面若無整治處理,坡面將可能沖刷擴大溝寬改變
溝型,形成坡面逕流易集中流動區,若上游坡面再次發生崩
塌,將可能使土砂順沿坑溝沖下,當退水後產生明顯土砂堆
積,即可能形成河道淤積或淤埋保全對象及構造物的現象,造
成保全戶的災害。
崩塌坡面及既有導流堤設施照片如下:

現有導流堤

東縣 DF164 支流

二次災害可能性

崩塌坡面

東縣 DF164 主流

9

七、既有工程檢討
愛國蒲部落公墓後方導流堤構造完整無毀損。
崩塌地下游沉砂池土砂淤積。

主要既有工程設施
一.導流堤
主要
既有
工程
設施
現況
相片

損毀情況

二.沉砂池

導流堤

沉砂池

導流堤構造無毀損,沉砂池土砂淤積。

10

 
 

Other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