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性檢索
空間檢索
文本列表
標題 | 災例類型 |
---|
統計圖表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
101年0610豪雨-高雄六龜-001
|
Description (Dublin Core) |
土石流災害
1. 0610豪雨期間,為高雄市六龜區興龍里帶來豐沛降雨,由新發雨量站統計顯示,本次累積降雨量高達1143mm,最大降雨強度為65.5mm/hr,降雨量及降雨強度使上游集水區邊坡產生崩塌,提供土砂料源,造成大量溪水與土砂往下游運移,水砂溢流。 2. 從地形地勢上分析,上游地勢陡峭,曾在2009莫拉 克風災時就造成上游多處崩塌,唯目前植生狀態仍不佳,導致料源充實,加上豪雨沖蝕,釀成土石災害發生。 3. 從地質及地形上分析,本區屬廬山層,岩性由硬頁岩;板岩及千枚岩組成,屬於較破碎地層,加上崩塌區域位兩側地勢較高,造成雨水沖刷集中,故較容易發生崩塌災害。 |
Identifier (Dublin Core) |
328
|
name (Friend of a Friend) |
DF20120610-328.pdf
|
Initiating Event (A vocabulary for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
1010610豪雨
|
Type (Dublin Core) |
土石流
|
Date (Dublin Core) |
2012-06-10
|
Temporal Coverage (Dublin Core) |
14:00
|
土地權屬 (landslide_event) |
山坡地占100%
|
縣市 (landslide_event) |
高雄市
|
鄉鎮 (landslide_event) |
六龜區
|
村里 (landslide_event) |
興龍里
|
地標 (landslide_event) |
地標:舊潭二號橋
|
Creator (Dublin Core) |
-
|
shortDescription (Bibliographic Ontology) |
6月09日起連日豪雨,造成高市DF076上游集水區坡地崩塌災害,溪水暴漲夾帶土石;漂木造成溢流。
土石淤埋:梳子壩;通行便道。 人員傷亡:無。 道路毀損:通行便道5公尺。 |
extracted text (Extract Text) |
高雄市六龜區興龍里
一、災區基本資料 災害案件編號 101 年 0610 豪雨-高雄六龜-001 災區行政區域 高雄市六龜區興龍里 溪流名稱 — 所屬流域 荖濃溪流域 土石流潛勢溪流 高市 DF076 土石流警戒基準值 250mm 受災地點 地標:舊潭二號橋 土石流警戒發布時間 土石流警戒解除時間 參考雨量站 新發(C1V240) GPS 坐標 TWD97 X:216247Y:2545577 101 年 06 月 10 日 11 時 00 分(黃色警戒) 101 年 06 月 10 日 13 時 00 分(紅色警戒) 101 年 06 月 16 日 11 時 00 分(紅降黃) 101 年 06 月 16 日 17 時 00 分(黃色警戒) 災害發生時間 101 年 6 月 10 日 14 時 00 分 現勘日期 101 年 6 月 19 日 災害類型 民宅建物 保 全 公有建物 對 象 公共設施 歷史災害 土石流 一般民宅:約 45 戶(舊潭聚落)。 寺廟教堂:妙崇寺。 無。 道路:台 27 線公路、藤枝(荖濃溪)林道 橋梁:舊潭二號橋。 於 2009 年莫拉克颱風期間集水區發生崩塌,約於 8/9 日凌晨 2-4 時發生土石流,期間因崩塌土石短暫堵塞 河道 ,潰決後導致瞬間大量土石下移造成災害,下移 土石溢出河道沖毀毀沿岸道路與住家,將下游寺廟前 方 4 棟及左側 3 棟民舍衝擊損毀,所幸無人傷亡。 二、災區地理位置 新發雨量站 六龜區 災害位置(TWD97) X:216247 Y:2545577 台27線 高市DF054 荖 濃 舊潭二號橋 溪 土砂淤埋河道及梳 子壩,水砂溢淹 上游崩塌地 有擴大趨勢 高市DF076 妙崇寺 道 河道土砂堆積 枝 高市DF101 林 藤 拍攝日期: 2009 年 8 月 17 日 註 1:坐標採 TWD97。 註 2:遙測影像拍攝日期為 2009 年 8 月 17 日。 三、災區環境資料 地文 地(形 因)子 集水區行政區域 集水區面積(A) 土地權屬 起伏量(R f ) 起伏比(R) 集水區寬度(W) 形狀因子(F) 溪流 條件 溪流長度 溪流坡度 地質 條件 區域地質 地質構造 高雄市六龜區興龍里 A=17.7 公頃 山坡地占 100% 集水區內最大高差R f =614m 集水區內最大高差/兩點間水平距離 R=0.4 集水區面積/集水區長度 W=0.467 集水區寬度/集水區長度 F=0.304 1505 m 21% 集水區內主要為廬山層(由硬頁岩、板岩及千枚岩組 成)及台地堆積層(礫石及砂質或粉砂質凸鏡體組 成)。 附近無斷層構造 水 年 月 文 概 況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雨量 2002 18.5 2.5 21.0 8.0 164.5 184.0 412.0 174.5 187.5 23.0 5.0 65.5 1266.0 2003 17.5 14.0 38.5 131.5 95.5 277.0 50.0 321.5 28.5 - - 1.0 975.0 2004 20.0 88.0 88.5 194.5 127.5 117.5 1105.5 608.5 121.0 29.5 - 48.5 2549.0 2005 16.5 274.0 219.0 29.0 493.5 489.5 135.5 19.0 5.0 19.0 2641.0 34.5 248.0 486.0 1270.0 1214.0 212.0 372.5 78.0 *40.0 16.0 *4014.5 331.5 1973.5 371.0 636.5 39.0 *0.5 *4242.5 1 469.5 471.5 ) 單位:毫米 - 2007 18.5 11.0 29.5 2008 35.0 24.0 33.0 145.0 192.5 769.5 1761.0 245.5 1220.5 237.5 46.5 2.0 4712.0 2009 0.0 2.0 49.0 178.0 37.0 498.0 234.0 2561.0 205.0 30.0 10.0 14.0 3818.0 2010 15.0 64.5 8.5 58.0 500.0 449.0 648.5 910.0 195.5 36.0 30.5 3285.0 2011 56.5 23.0 40.0 91.5 700.0 571.5 1701.0 1837.5 336.5 174.0 364.5 76.0 5972.0 平均 24.1 55.9 56.2 116.1 300.0 515.7 792.9 30.3 3152.3 5 6 77.5 227.5 526.5 369.5 879.3 388.8 158.1 72.3 900 800 700 月平均降雨量(毫米) 雨量 新(發雨量站 2006 43.5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 2 3 4 7 月份 測站編號 新發雨量站 C1V240 X: 216049 Y: 2549867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TWD97) 8 9 10 11 12 四、即時現勘調查 疏散時間:6 月 10 日 10 時 疏散人數:0 人。 疏散避難情況 原先規劃避難處所: 本次疏散避難至何處: 興龍里:興龍國小 - 補充說明:無。 6 月 09 日起連日豪雨,造成高市 DF076 上游集水區坡地 崩塌災害,溪水暴漲夾帶土石、漂木造成溢流。 災損類型與災情 土石淤埋:梳子壩、通行便道。 描述 人員傷亡:無。 道路毀損:通行便道 5 公尺。 災 公共設施 無 損 統 人命/房舍/道死亡 0 人 失蹤 0 人 受傷 0 人 房屋 共 0 棟 道路 受損 毀損 約 5m 計 路毀損統計 既有工程設施 — 損壞情形 六龜區公所 6 月 13 日安排廠商進場清理高市 DF076 河道 即時處置情況 及梳子壩土砂,恢復河道通洪功能,目前土砂暫置於河道 旁。 約 1275m 位置 GPS 座標 原溪床斷面 堆積範圍 堆積規模 堆積礫石粒徑 崩塌地面積 台 27 線 7K+500 舊潭二號橋上游 TWD97 X:216247 Y:2545577 寬度 深度 坡度 長度 寬度 深度 堆積面積 堆積量 最大粒徑 60cm 平均粒徑 8~30cm 野溪上游崩塌面積估計約 1.4 公頃 溢流點 堆(積區 河道流路長度 ) 台27線 高市DF054 荖 災 區 植 被 情 況 濃 舊潭二號橋 土砂淤埋河道及梳 子壩,水砂溢淹 上游崩塌地 有擴大趨勢 溪 e d c b 高市DF076 a 妙崇寺 緊急清疏工程 道 河道土砂堆積 高市DF101 藤 枝 林 拍攝日期: 2009 年 8 月 17 日 現 況 相 片 (1/3) a 台27線 高市DF054 荖 X:215735 Y:2545607 水土保持局提供影像 民國 101 年 6 月 13 日 濃 舊潭二號橋 土砂淤埋河道及 梳子壩,水砂溢淹 上游崩塌 地有擴大 溪 e d c b a 妙崇寺 高市DF076 緊急清疏工 河道土砂堆 高市DF101 高市 DF076 林 枝 藤 道 河道土砂淤積造成水砂溢流 2011.06.12 a-1 X:215735 Y:2545612 拍攝日期: 2009 年 8 月 17 日 X:215735 Y:2545607 a-2 沖刷至岩盤 高市 DF076 高市 DF076 緊急清疏工程恢復河道通洪 2011.06.19 上游河道部分沖刷至岩盤 緊急清輸工程完成 重機具待命 a-3 高 災害發生後河道土砂堆積 市 X:215735 Y:2545607 DF076 2012.06.19 現 況 相 片 (2/3) 相片來源: 水土保持局提供 b-1 台27線 高市DF054 荖 X:216247 Y:2545577 濃 舊潭二號橋 土砂淤埋河道及 梳子壩,水砂溢淹 上游崩塌 地有擴大 溪 e d c b 高市DF076 a 妙崇寺 高市DF076 緊急清疏工 河道土砂堆 藤 高市DF101 枝 林 溪底便道 道 溪底便道遭土石 漂木淤埋 2012.06.19 拍攝日期: 2009 年 8 月 17 日 X:216245 Y:2545576 b-1 緊急清疏工程 高市DF076 溪底便道 重機具清疏河道土砂及漂流木 2011.06.19 X:216245 Y:2545576 b-2 高市 DF076 溢流點下游河道全景 2011.06.19 現 況 台27線 相 (3/3) X:216013 Y:2545628 C 高市DF054 荖 片 濃 舊潭二號橋 溪 e d c 土砂淤埋河道及 梳子壩,水砂溢淹 b a 妙崇寺 上游崩塌 地有擴大 高市DF076 緊急清疏工 河道土砂堆 高市DF101 藤 枝 林 高市DF076 道 拍攝日期: 2009 年 8 月 17 日 X:215752 Y:2545443 d-1 下游段河道土砂堆積 2012.06.19 X:216013 Y:2545628 d-2 高市DF076 高市DF076 下游段河道土砂 漂木堆積 2012.06.19 X:215735 Y:2545607 e-1 下游段河道土砂 漂木堆積 2012.06.19 X:215735 Y:2545607 e-2 高市DF076 高市DF076 下游段舊潭二號橋 情況尚佳 2012.06.19 下游段舊潭二號橋至匯流口 情況尚佳 2012.06.19 五、降雨量分析 6/10 14:00 土石流災害發生 ( R=312.6mm、I=19.5mm/h ) 雨場終點 雨場起點 降 雨 組 體 圖 參考雨量站:新發(C1V240) 土石流警戒基準值:250mm 降 雨 參 數 本次降雨開始時間 6 月 09 日 15 時 本次降雨結束時間 6 月 13 日 03 時 本次降雨延時 84hrs 本次降雨累積雨量 1143 mm 本次降雨平均降雨強度 13.61 mm/hr 本次降雨最大降雨強度 65.5 mm/hr 災害發生時刻降雨強度 19.5mm/hr 災害發生時刻有效累積雨量 312.6mm/hr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應變系統」網頁 六、災害發生原因分析與二次災害可能性 災害發生原因 分析 土石流災害 1. 0610 豪雨期間,為高雄市六龜區興龍里帶來豐沛降 雨,由新發雨量站統計顯示,本次累積降雨量高達 1143mm,最大降雨強度為 65.5mm/hr,降雨量及降 雨強度使上游集水區邊坡產生崩塌,提供土砂料源, 造成大量溪水與土砂往下游運移,水砂溢流。 2. 從地形地勢上分析,上游地勢陡峭,曾在 2009 莫拉 克風災時就造成上游多處崩塌,唯目前植生狀態仍不 佳,導致料源充實,加上豪雨沖蝕,釀成土石災害發 生。 3. 從地質及地形上分析,本區屬廬山層,岩性由硬頁 岩、板岩及千枚岩組成,屬於較破碎地層,加上崩塌 區域位兩側地勢較高,造成雨水沖刷集中,故較容易 發生崩塌災害。 二次災害可能性 本區域正由區公所進行土砂,漂木清理作業,恢復既 有河道通洪,但上游集水區邊坡保護尚未完全,無法 抑制土石流料源,故未來仍有機會發生類似災害。
高雄市六龜區興龍里
一、災區基本資料 災害案件編號 101 年 0610 豪雨-高雄六龜-001 災區行政區域 高雄市六龜區興龍里 溪流名稱 — 所屬流域 荖濃溪流域 土石流潛勢溪流 高市 DF076 土石流警戒基準值 250mm 受災地點 地標:舊潭二號橋 土石流警戒發布時間 土石流警戒解除時間 參考雨量站 新發(C1V240) GPS 坐標 TWD97 X:216247Y:2545577 101 年 06 月 10 日 11 時 00 分(黃色警戒) 101 年 06 月 10 日 13 時 00 分(紅色警戒) 101 年 06 月 16 日 11 時 00 分(紅降黃) 101 年 06 月 16 日 17 時 00 分(黃色警戒) 災害發生時間 101 年 6 月 10 日 14 時 00 分 現勘日期 101 年 6 月 19 日 災害類型 民宅建物 保 全 公有建物 對 象 公共設施 歷史災害 土石流 一般民宅:約 45 戶(舊潭聚落)。 寺廟教堂:妙崇寺。 無。 道路:台 27 線公路、藤枝(荖濃溪)林道 橋梁:舊潭二號橋。 於 2009 年莫拉克颱風期間集水區發生崩塌,約於 8/9 日凌晨 2-4 時發生土石流,期間因崩塌土石短暫堵塞 河道 ,潰決後導致瞬間大量土石下移造成災害,下移 土石溢出河道沖毀毀沿岸道路與住家,將下游寺廟前 方 4 棟及左側 3 棟民舍衝擊損毀,所幸無人傷亡。 二、災區地理位置 新發雨量站 六龜區 災害位置(TWD97) X:216247 Y:2545577 台27線 高市DF054 荖 濃 舊潭二號橋 溪 土砂淤埋河道及梳 子壩,水砂溢淹 上游崩塌地 有擴大趨勢 高市DF076 妙崇寺 道 河道土砂堆積 枝 高市DF101 林 藤 拍攝日期: 2009 年 8 月 17 日 註 1:坐標採 TWD97。 註 2:遙測影像拍攝日期為 2009 年 8 月 17 日。 三、災區環境資料 地文 地(形 因)子 集水區行政區域 集水區面積(A) 土地權屬 起伏量(R f ) 起伏比(R) 集水區寬度(W) 形狀因子(F) 溪流 條件 溪流長度 溪流坡度 地質 條件 區域地質 地質構造 高雄市六龜區興龍里 A=17.7 公頃 山坡地占 100% 集水區內最大高差R f =614m 集水區內最大高差/兩點間水平距離 R=0.4 集水區面積/集水區長度 W=0.467 集水區寬度/集水區長度 F=0.304 1505 m 21% 集水區內主要為廬山層(由硬頁岩、板岩及千枚岩組 成)及台地堆積層(礫石及砂質或粉砂質凸鏡體組 成)。 附近無斷層構造 水 年 月 文 概 況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雨量 2002 18.5 2.5 21.0 8.0 164.5 184.0 412.0 174.5 187.5 23.0 5.0 65.5 1266.0 2003 17.5 14.0 38.5 131.5 95.5 277.0 50.0 321.5 28.5 - - 1.0 975.0 2004 20.0 88.0 88.5 194.5 127.5 117.5 1105.5 608.5 121.0 29.5 - 48.5 2549.0 2005 16.5 274.0 219.0 29.0 493.5 489.5 135.5 19.0 5.0 19.0 2641.0 34.5 248.0 486.0 1270.0 1214.0 212.0 372.5 78.0 *40.0 16.0 *4014.5 331.5 1973.5 371.0 636.5 39.0 *0.5 *4242.5 1 469.5 471.5 ) 單位:毫米 - 2007 18.5 11.0 29.5 2008 35.0 24.0 33.0 145.0 192.5 769.5 1761.0 245.5 1220.5 237.5 46.5 2.0 4712.0 2009 0.0 2.0 49.0 178.0 37.0 498.0 234.0 2561.0 205.0 30.0 10.0 14.0 3818.0 2010 15.0 64.5 8.5 58.0 500.0 449.0 648.5 910.0 195.5 36.0 30.5 3285.0 2011 56.5 23.0 40.0 91.5 700.0 571.5 1701.0 1837.5 336.5 174.0 364.5 76.0 5972.0 平均 24.1 55.9 56.2 116.1 300.0 515.7 792.9 30.3 3152.3 5 6 77.5 227.5 526.5 369.5 879.3 388.8 158.1 72.3 900 800 700 月平均降雨量(毫米) 雨量 新(發雨量站 2006 43.5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 2 3 4 7 月份 測站編號 新發雨量站 C1V240 X: 216049 Y: 2549867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TWD97) 8 9 10 11 12 四、即時現勘調查 疏散時間:6 月 10 日 10 時 疏散人數:0 人。 疏散避難情況 原先規劃避難處所: 本次疏散避難至何處: 興龍里:興龍國小 - 補充說明:無。 6 月 09 日起連日豪雨,造成高市 DF076 上游集水區坡地 崩塌災害,溪水暴漲夾帶土石、漂木造成溢流。 災損類型與災情 土石淤埋:梳子壩、通行便道。 描述 人員傷亡:無。 道路毀損:通行便道 5 公尺。 災 公共設施 無 損 統 人命/房舍/道死亡 0 人 失蹤 0 人 受傷 0 人 房屋 共 0 棟 道路 受損 毀損 約 5m 計 路毀損統計 既有工程設施 — 損壞情形 六龜區公所 6 月 13 日安排廠商進場清理高市 DF076 河道 即時處置情況 及梳子壩土砂,恢復河道通洪功能,目前土砂暫置於河道 旁。 約 1275m 位置 GPS 座標 原溪床斷面 堆積範圍 堆積規模 堆積礫石粒徑 崩塌地面積 台 27 線 7K+500 舊潭二號橋上游 TWD97 X:216247 Y:2545577 寬度 深度 坡度 長度 寬度 深度 堆積面積 堆積量 最大粒徑 60cm 平均粒徑 8~30cm 野溪上游崩塌面積估計約 1.4 公頃 溢流點 堆(積區 河道流路長度 ) 台27線 高市DF054 荖 災 區 植 被 情 況 濃 舊潭二號橋 土砂淤埋河道及梳 子壩,水砂溢淹 上游崩塌地 有擴大趨勢 溪 e d c b 高市DF076 a 妙崇寺 緊急清疏工程 道 河道土砂堆積 高市DF101 藤 枝 林 拍攝日期: 2009 年 8 月 17 日 現 況 相 片 (1/3) a 台27線 高市DF054 荖 X:215735 Y:2545607 水土保持局提供影像 民國 101 年 6 月 13 日 濃 舊潭二號橋 土砂淤埋河道及 梳子壩,水砂溢淹 上游崩塌 地有擴大 溪 e d c b a 妙崇寺 高市DF076 緊急清疏工 河道土砂堆 高市DF101 高市 DF076 林 枝 藤 道 河道土砂淤積造成水砂溢流 2011.06.12 a-1 X:215735 Y:2545612 拍攝日期: 2009 年 8 月 17 日 X:215735 Y:2545607 a-2 沖刷至岩盤 高市 DF076 高市 DF076 緊急清疏工程恢復河道通洪 2011.06.19 上游河道部分沖刷至岩盤 緊急清輸工程完成 重機具待命 a-3 高 災害發生後河道土砂堆積 市 X:215735 Y:2545607 DF076 2012.06.19 現 況 相 片 (2/3) 相片來源: 水土保持局提供 b-1 台27線 高市DF054 荖 X:216247 Y:2545577 濃 舊潭二號橋 土砂淤埋河道及 梳子壩,水砂溢淹 上游崩塌 地有擴大 溪 e d c b 高市DF076 a 妙崇寺 高市DF076 緊急清疏工 河道土砂堆 藤 高市DF101 枝 林 溪底便道 道 溪底便道遭土石 漂木淤埋 2012.06.19 拍攝日期: 2009 年 8 月 17 日 X:216245 Y:2545576 b-1 緊急清疏工程 高市DF076 溪底便道 重機具清疏河道土砂及漂流木 2011.06.19 X:216245 Y:2545576 b-2 高市 DF076 溢流點下游河道全景 2011.06.19 現 況 台27線 相 (3/3) X:216013 Y:2545628 C 高市DF054 荖 片 濃 舊潭二號橋 溪 e d c 土砂淤埋河道及 梳子壩,水砂溢淹 b a 妙崇寺 上游崩塌 地有擴大 高市DF076 緊急清疏工 河道土砂堆 高市DF101 藤 枝 林 高市DF076 道 拍攝日期: 2009 年 8 月 17 日 X:215752 Y:2545443 d-1 下游段河道土砂堆積 2012.06.19 X:216013 Y:2545628 d-2 高市DF076 高市DF076 下游段河道土砂 漂木堆積 2012.06.19 X:215735 Y:2545607 e-1 下游段河道土砂 漂木堆積 2012.06.19 X:215735 Y:2545607 e-2 高市DF076 高市DF076 下游段舊潭二號橋 情況尚佳 2012.06.19 下游段舊潭二號橋至匯流口 情況尚佳 2012.06.19 五、降雨量分析 6/10 14:00 土石流災害發生 ( R=312.6mm、I=19.5mm/h ) 雨場終點 雨場起點 降 雨 組 體 圖 參考雨量站:新發(C1V240) 土石流警戒基準值:250mm 降 雨 參 數 本次降雨開始時間 6 月 09 日 15 時 本次降雨結束時間 6 月 13 日 03 時 本次降雨延時 84hrs 本次降雨累積雨量 1143 mm 本次降雨平均降雨強度 13.61 mm/hr 本次降雨最大降雨強度 65.5 mm/hr 災害發生時刻降雨強度 19.5mm/hr 災害發生時刻有效累積雨量 312.6mm/hr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應變系統」網頁 六、災害發生原因分析與二次災害可能性 災害發生原因 分析 土石流災害 1. 0610 豪雨期間,為高雄市六龜區興龍里帶來豐沛降 雨,由新發雨量站統計顯示,本次累積降雨量高達 1143mm,最大降雨強度為 65.5mm/hr,降雨量及降 雨強度使上游集水區邊坡產生崩塌,提供土砂料源, 造成大量溪水與土砂往下游運移,水砂溢流。 2. 從地形地勢上分析,上游地勢陡峭,曾在 2009 莫拉 克風災時就造成上游多處崩塌,唯目前植生狀態仍不 佳,導致料源充實,加上豪雨沖蝕,釀成土石災害發 生。 3. 從地質及地形上分析,本區屬廬山層,岩性由硬頁 岩、板岩及千枚岩組成,屬於較破碎地層,加上崩塌 區域位兩側地勢較高,造成雨水沖刷集中,故較容易 發生崩塌災害。 二次災害可能性 本區域正由區公所進行土砂,漂木清理作業,恢復既 有河道通洪,但上游集水區邊坡保護尚未完全,無法 抑制土石流料源,故未來仍有機會發生類似災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