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性檢索
空間檢索
文本列表
標題 | 災例類型 |
---|
統計圖表
文本詳細資料
Title (Dublin Core) |
100年南瑪都颱風-屏東牡丹-001
|
Description (Dublin Core) |
1. 由降雨組體圖顯示本次降雨延時約74小時,共降下746.5mm的累積降雨量,為長延時的降雨特性;而災害發生時刻有效累積雨量為576.5mm,趨近土石流警戒值600mm,進而發生崩塌及土石流災情。
2. 依現地初步量測,縣道199線20k至20.5k之崩塌地,坡度陡峭(約為33度),且當地地質為石底層(頁岩和薄砂頁岩互層),岩性脆弱易崩,在坡度與地質條件下,經長延時降雨而誘發造成坡面崩塌及路基陷落淘空現象。 3. 由衛星影像判釋,牡丹五號橋野溪上游多河岸崩塌,且經長年向源侵蝕作用形成約1500平方公尺之源頭崩塌,成為河道上游主要土砂料源,而牡丹五號橋僅於橋址處上下游段施作約50公尺之護岸,未能有效控制下游段之河岸沖刷崩塌,整體而言本野溪河道土砂呈現不穩定之狀態。經訪談得知,自2005年海棠颱風後,每逢颱風豪雨即發生土砂災害,此次南瑪都颱風帶來豐沛雨量,將野溪土砂運移而下,淤埋護岸,堵塞牡丹五號橋橋涵,水流因而溢淹至路面,是為本次土石流災害發生原因。 |
Identifier (Dublin Core) |
312
|
name (Friend of a Friend) |
DF20110829-312.pdf
|
Initiating Event (A vocabulary for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
100南瑪都颱風
|
Type (Dublin Core) |
崩塌;土石流
|
Date (Dublin Core) |
2011-08-29
|
Temporal Coverage (Dublin Core) |
14:00
|
土地權屬 (landslide_event) |
崩塌地:林班地100%;牡丹五號橋:山坡地100%
|
縣市 (landslide_event) |
屏東縣
|
鄉鎮 (landslide_event) |
牡丹鄉
|
村里 (landslide_event) |
牡丹村
|
地標 (landslide_event) |
地標:屏199線20K;牡丹五號橋
|
Creator (Dublin Core) |
-
|
shortDescription (Bibliographic Ontology) |
1. 屏東縣牡丹鄉縣道199 線20K 處坡面發生下邊坡崩塌,崩塌面積長約40 公尺;寬約30 公尺。
2. 縣道 199 線20.4K 處路基受雨水的沖刷,使路基淘空深約7 公尺;長約10 公尺;寬約3 公尺。 3. 縣道 199 線20.5K 處上邊坡發生崩塌,崩塌面積約長30 公尺;寬20 公尺。 4. 牡丹五號橋上游野溪爆發土石流災情,道路及橋梁遭土砂淤埋,溪水溢流於路面。 |
extracted text (Extract Text) |
屏東縣牡丹鄉牡丹村
一、災區基本資料 災害案件編號 100 年南瑪都颱風-屏東牡丹-001 災區行政區域 屏東縣牡丹鄉牡丹村 溪流名稱 牡丹溪 所屬主流域 四重溪流域 土石流潛勢溪流 屏縣 001(臨時編號) 土石流警戒基準值 600mm 參考雨量站 牡丹(C0R340) 地標:屏 199 線 20K、牡丹五 GPS TWD97 X:230132 Y:2449265 受災地點 號橋 坐標 土石流警戒發布時間 土石流警戒解除時間 100 年 8 月 28 日 20 時(黃色警戒) 100 年 8 月 29 日 17 時(紅色警戒) 100 年 8 月 31 日 17 時 (紅降黃) 100 年 8 月 31 日 20 時(黃色警戒) 災害發生時間 100 年 8 月 29 日 14 時 00 分 現勘日期 100 年 8 月 31 日 災害類型 民宅建物 保 公有建物 全 對 公共設施 象 農林用地 歷史災害 崩塌、土石流 牡丹五號橋上下游民宅約 5 戶。 無。 道路:縣道 199 線。 橋梁:牡丹五號橋、平實二號橋、佳德橋。 電力設施:台電配電系統(電桿數座)。 牡丹五號橋下游農田。 牡丹五號橋上游野溪於 2005 年 7 月海棠颱風、2009 年 8 月莫拉克颱風皆發生土石流災害。據訪談當地居 民得知,每逢颱風豪雨常有土石災害發生。 二、災區地理位置 牡丹雨量站 X:233112 Y:2441180 災害位置 災害位置(TWD97) X:230132 Y:2449265 往牡丹 上游崩塌地 野 溪 牡丹五號橋遭土砂淤埋 牡 縣道199線 丹 屏 佳德橋 縣 溪 平實二號橋 DF056 崩塌地1 199線20.5k崩塌及路基淘空 崩塌地2 往石門 註 1:坐標採 TWD97。 註 2:影像圖截自 google earth 日期:2010 年 2 月 2 日。 三、災區環境資料 崩塌地行政區域 屏東縣牡丹鄉牡丹村 地文 地(形 因)子 坡向 N45oW 坡頂高程 EL.300m 坡址高程 EL.200m 坡度 S=67% 土地權屬 崩塌地:林班地 100%;牡丹五號橋:山坡地 100% 牡丹五號橋 崩塌地1 地質 條件 區域地質 地質構造 崩塌地2 崩塌地地質主要為石底層(頁岩和薄砂頁岩護層,夾有 厚層砂礫岩透鏡體)。 無斷層通過。 牡丹五號橋 崩塌地1 崩塌地2 水 年 月 1 2 3 4 5 1997 * * * * * 文 概 6 況 7 512.5 * 8 * 9 * 273.5 10 * 11 * 12 * 年雨量 512.5 1998 78.5 86.0 69.5 182.0 296.5 1160.5 140.5 277.5 1029.0 182.5 177.0 3953.0 1999 185.0 80.0 36.5 104.5 257.5 577.5 2000 58.0 86.5 55.0 54.0 17.5 431.0 1236.5 557.5 142.5 738.5 274.5 155.5 3807.0 2001 77.0 119.0 50.0 62.0 540.0 710.0 599.0 396.0 972.0 115.0 16.0 58.0 2002 81.5 119.0 109.5 34.0 368.0 492.5 506.5 426.0 511.5 25.5 117.5 2873.0 358.5 1051.0 615.5 482.0 147.0 雨量 牡(丹雨量站 2003 127.0 * * * * * * * * 2004 23.5 14.0 12.5 11.0 138.0 236.5 815.0 193.0 2005 17.5 21.0 27.0 18.5 179.5 2006 36.0 25.0 9.5 36.0 2007 38.0 21.5 10.0 2008 25.5 26.0 2009 42.5 平均 65.8 3969.0 3714.0 110.0 470.5 16.5 497.5 20.5 7.5 280.0 2249.0 808.0 1066.5 435.0 644.0 62.0 131.0 57.5 3467.5 227.5 423.5 783.5 290.5 180.0 33.5 31.5 28.5 2105.0 24.5 100.5 269.0 41.0 1290.5 454.5 128.0 335.0 10.5 2723.0 48.5 48.5 127.5 822.5 728.0 432.5 80.0 101.5 33.0 2874.0 47.5 29.5 65.5 14.5 156.5 618.0 1409.5 270.0 272.0 13.5 9.5 2948.5 58.7 41.6 58.2 206.1 550.0 626.6 451.4 262.7 144.7 84.8 3164.7 註:(*)統計資料不完整、(-)無降水、(X)儀器故障 ) 單位:毫米 牡丹雨量站 測站編號 81.5 74.0 C0R340 X: 233270 Y: 2454866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TWD97) 614.1 400.5 724.0 四、即時現勘調查 疏散時間:8 月 29 日 12 時 疏散人數:約 15 人。 疏散避難情況 原先規劃避難處所: 牡丹國小 (屏縣 DF056 避難處所) 本次疏散避難至何處: 牡丹國小 1. 屏東縣牡丹鄉縣道 199 線 20K 處坡面發生下邊坡崩 塌,崩塌面積長約 40 公尺、寬約 30 公尺。 2. 縣道 199 線 20.4K 處路基受雨水的沖刷,使路基淘空深 災損類型與災情 約 7 公尺、長約 10 公尺、寬約 3 公尺。 3. 縣道 199 線 20.5K 處上邊坡發生崩塌,崩塌面積約長 描述 30 公尺、寬 20 公尺。 4. 牡丹五號橋上游野溪爆發土石流災情,道路及橋梁遭土 砂淤埋,溪水溢流於路面。 民宅建物 無。 公有建物 無。 災 損 統 公共設施 計 道路:縣道 199 線邊坡崩塌及路基淘空,道路中斷約 200 公尺 橋梁:牡丹五號橋遭土砂淤埋,溪水漫流路面約 30 公尺。 電力:縣道 199 線 20K 處電線桿倒塌。 人命/房舍/道死亡 0 人 失蹤 0 人 受傷 0 人 房屋 0 棟 道路 路毀損統計 受損 毀損 約 230m 既有工程設施 1. 縣道 199 線 20.5k 處道路邊坡擋土牆損壞。 損壞情形 2. 牡丹五號橋護欄損壞。 即時處置情況 1. 交通部公路總局第三區養護工程處,於災後封閉道路、 派遣機具清除道路堆積土石,並於路基淘空處設置警戒 線。 2. 牡丹鄉公所於災後調派機具進行牡丹五號橋上下游河 道清疏。 崩塌地臨時編號 崩塌區位 (現況照片 c-1,c-2) 屏東牡丹-001 GPS 坐標 TWD97 X:230117Y:2449527 道路下邊坡崩塌 邊坡類型 斜面坡度 崩塌類型 斜交坡 45-60 度 山崩(崩落) 崩塌地地質材料 石底層(頁岩和薄砂頁岩護 位態 N45°W / 50°SW 層,夾有厚層砂礫岩透鏡體) 崩塌規模 長度 20m 殘土狀況 長度 - 崩塌地臨時編號 崩塌區位 (現況照片 a-1) 寬度 40m 寬度 屏東牡丹-002 崩塌深 0.5m 崩塌面積 約 800m2 高度 20m 深度 - - 殘土量 - GPS 坐標 TWD97 X:229996 Y:2449154 道路上邊坡崩塌 邊坡類型 斜面坡度 崩塌類型 斜交坡 30-45 度 上邊坡:山崩(崩落) 崩塌地地質材料 石底層(頁岩和薄砂頁岩護 位態 N45°E / 40°NW 層,夾有厚層砂礫岩透鏡體) 崩塌規模(上邊坡) 殘土狀況(上邊坡) 崩塌地臨時編號 崩塌區位 (現況照片 a-2,a-3) 邊坡類型 斜面坡度 崩塌類型 崩塌地地質材料 長度 40m 長度 5m 寬度 60m 寬度 高度 20m 20m 深度 崩塌深 1m 崩塌面積 0.5m 殘土量 約 2400m2 約 100m3 GPS 坐標 TWD97 X:230050 Y:2449154 屏東牡丹-003 道路下邊坡崩塌(路基流失) 斜交坡 30-45 度 下邊坡(路基流失):陷落 石底層(頁岩和薄砂頁岩護 位態 N45°E / 40°NW 層,夾有厚層砂礫岩透鏡體) 崩塌規模(路基流失) 長度 3m 殘土狀況(路基流失) 長度 - 寬度 10m 寬度 - 高度 5m 深度 崩塌深 1m - 崩塌面積 約 50m2 殘土量 - 崩塌地裸露,週邊皆為自然林。 往牡丹 屏 平實二號橋 牡 縣 佳德橋 災 區 植 被 情 況 DF056 崩塌地1 長約20m 寬約40m 丹 縣道199線 199線20.5k崩塌及路基淘空 溪 往石門 崩塌地2 長約40m 寬約60m 現 況 相 片 (1/3) 往牡丹 屏 平實二號橋 X:229996 Y:2449154 a-1 牡 縣 DF056 佳德橋 崩塌地2 崩塌地1 丹 縣道199線 199線20.5k崩塌及路基淘空 a 溪 崩塌地2 縣道 199 線 20.5K 崩塌災後緊急搶修情況 往石門 2011.08.31 X:230050 Y:2449211 a-2 崩塌地2 a-3 往石門 3m 路基淘空 縣 道 199 10m 線 往牡丹 縣道 199 線 20.4K 下邊坡路基淘空及路面龜裂 a-3 2011.08.31 X:230050 Y:2449211 X:230050 Y:2449211 a-4 路基淘空 約5m 道路下邊坡崩塌使路基淘空 2011.08.31 路基淘空不遠處路面龜裂 2011.08.31 現 況 相 片 (2/3) 往牡丹 屏 平實二號橋 X:230155 Y:2449397 b-1 牡 縣 DF056 佳德橋 崩塌地1 丹 縣道199線 b-2 c 199線20.5k崩塌及路基淘空 溪 b 崩塌地2 縣道 199 線上下邊坡崩塌地遠景 往石門 c-1 X:230117 Y:2449527 崩塌地1 b-2 2011.08.31 X:230155 Y:2449397 c-2 縣道 199 線 20k 處下邊坡崩塌 c-2 2011.08.31 石龍擋土牆遭崩塌土石淤埋 2011.08.31 X:230117 Y:2449527 崩塌地1 道路下邊坡崩塌使護欄損壞及電線桿倒塌 2011.08.31 現 況 相 片 上游崩塌地 (3/3) X:232298 Y:2451997 d-1 往牡丹 牡丹五號橋 遭土砂淤埋 牡 野 野 d 溪 丹 縣道199線 溪 溪 截自 google earth 拍攝日期:2010 年 2 月 2 日 牡丹五號橋上游土石淤埋河道 往石門 2011.08.31 d-2 X:232298 Y:2451997 往牡丹 縣 野 溪 道 199 線 原河道 牡丹五號橋 往石門 牡丹五號橋旁野溪爆發土石流淤埋牡丹五號橋 d-3 2011.08.31 X:23298 Y:2451997 X:232298 Y:2451997 d-4 野 溪 溪 牡丹五號橋 原河道 野 河道下游堆積土砂 原河道 2011.08.31 牡丹五號橋橋涵堵塞 2011.08.31 五、降雨量分析 雨場終點 紅色警戒發布 雨場起點 降 雨 組 體 圖 8/29 14:00 土石流災害發生 (R=576.5mm、I=20.5mm/hr ) 參考雨量站:屏東縣牡丹鄉牡丹雨量站(測站編號:C0R340) 土石流警戒基準值:600mm 本次降雨開始時間 8 月 27 日 13 時 降 雨 參 數 本次降雨結束時間 8 月 30 日 15 時 本次降雨延時 74hrs 本次降雨累積雨量 746.5 mm 本次降雨平均降雨強度 10.1mm/hr 本次降雨最大降雨強度 83 mm/hr 災害發生時刻降雨強度 20.5 mm/hr 災害發生時刻有效累積雨量 576.5 mm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應變系統」網頁 六、災害發生原因分析與二次災害可能性 災害發生原因 分析 1. 由降雨組體圖顯示本次降雨延時約 74 小時,共降下 746.5mm 的累積降雨量,為長延時的降雨特性;而災 害發生時刻有效累積雨量為 576.5mm,趨近土石流警 戒值 600mm,進而發生崩塌及土石流災情。 2. 依現地初步量測,縣道 199 線 20k 至 20.5k 之崩塌地, 坡度陡峭(約為 33 度),且當地地質為石底層(頁岩和薄 砂頁岩互層),岩性脆弱易崩,在坡度與地質條件下, 經長延時降雨而誘發造成坡面崩塌及路基陷落淘空現 象。 3. 由衛星影像判釋,牡丹五號橋野溪上游多河岸崩塌, 且經長年向源侵蝕作用形成約 1,500 平方公尺之源頭 崩塌,成為河道上游主要土砂料源,而牡丹五號橋僅 於橋址處上下游段施作約 50 公尺之護岸,未能有效控 制下游段之河岸沖刷崩塌,整體而言本野溪河道土砂 呈現不穩定之狀態。經訪談得知,自 2005 年海棠颱風 後,每逢颱風豪雨即發生土砂災害,此次南瑪都颱風 帶來豐沛雨量,將野溪土砂運移而下,淤埋護岸,堵 塞牡丹五號橋橋涵,水流因而溢淹至路面,是為本次 土石流災害發生原因。 1. 縣道 199 線道路邊坡土石仍未穩定,若遇颱風豪雨, 可能再次發生崩塌災害。 2. 牡丹五號橋野溪上游,自海棠颱風出災後未有後續整 二次災害可能性 治工程,下游段護岸長度不足未能有效控制河岸崩 塌,提供河道土砂料源,若遇颱風豪雨,可能再次發 生崩塌災害。 七、既有工程檢討 主要既有工程 設施 主 要 既 有 工 程 設 施 現 況 相 片 1. 縣道 199 線 20.4k 處 20.5k 處上邊坡擋土牆。 2. 縣道 199 線 20.4k 處下邊坡擋土牆。 縣道 199 線 20.5k 處上邊坡擋土牆遭崩落土石淤埋 縣道 199 線 20.4k 處下邊坡擋土牆錯動損壞 毀損情況 1. 縣道 199 線 20.5k 處上邊坡擋土牆未受損,惟崩塌地裸 露,建議進行植生導入及邊坡排水等崩塌地整治工程。 2. 縣道 199 線 20.4k 處下邊坡擋土牆錯動損壞,路基淘空, 建議修復道路及擋土牆。
屏東縣牡丹鄉牡丹村
一、災區基本資料 災害案件編號 100 年南瑪都颱風-屏東牡丹-001 災區行政區域 屏東縣牡丹鄉牡丹村 溪流名稱 牡丹溪 所屬主流域 四重溪流域 土石流潛勢溪流 屏縣 001(臨時編號) 土石流警戒基準值 600mm 參考雨量站 牡丹(C0R340) 地標:屏 199 線 20K、牡丹五 GPS TWD97 X:230132 Y:2449265 受災地點 號橋 坐標 土石流警戒發布時間 土石流警戒解除時間 100 年 8 月 28 日 20 時(黃色警戒) 100 年 8 月 29 日 17 時(紅色警戒) 100 年 8 月 31 日 17 時 (紅降黃) 100 年 8 月 31 日 20 時(黃色警戒) 災害發生時間 100 年 8 月 29 日 14 時 00 分 現勘日期 100 年 8 月 31 日 災害類型 民宅建物 保 公有建物 全 對 公共設施 象 農林用地 歷史災害 崩塌、土石流 牡丹五號橋上下游民宅約 5 戶。 無。 道路:縣道 199 線。 橋梁:牡丹五號橋、平實二號橋、佳德橋。 電力設施:台電配電系統(電桿數座)。 牡丹五號橋下游農田。 牡丹五號橋上游野溪於 2005 年 7 月海棠颱風、2009 年 8 月莫拉克颱風皆發生土石流災害。據訪談當地居 民得知,每逢颱風豪雨常有土石災害發生。 二、災區地理位置 牡丹雨量站 X:233112 Y:2441180 災害位置 災害位置(TWD97) X:230132 Y:2449265 往牡丹 上游崩塌地 野 溪 牡丹五號橋遭土砂淤埋 牡 縣道199線 丹 屏 佳德橋 縣 溪 平實二號橋 DF056 崩塌地1 199線20.5k崩塌及路基淘空 崩塌地2 往石門 註 1:坐標採 TWD97。 註 2:影像圖截自 google earth 日期:2010 年 2 月 2 日。 三、災區環境資料 崩塌地行政區域 屏東縣牡丹鄉牡丹村 地文 地(形 因)子 坡向 N45oW 坡頂高程 EL.300m 坡址高程 EL.200m 坡度 S=67% 土地權屬 崩塌地:林班地 100%;牡丹五號橋:山坡地 100% 牡丹五號橋 崩塌地1 地質 條件 區域地質 地質構造 崩塌地2 崩塌地地質主要為石底層(頁岩和薄砂頁岩護層,夾有 厚層砂礫岩透鏡體)。 無斷層通過。 牡丹五號橋 崩塌地1 崩塌地2 水 年 月 1 2 3 4 5 1997 * * * * * 文 概 6 況 7 512.5 * 8 * 9 * 273.5 10 * 11 * 12 * 年雨量 512.5 1998 78.5 86.0 69.5 182.0 296.5 1160.5 140.5 277.5 1029.0 182.5 177.0 3953.0 1999 185.0 80.0 36.5 104.5 257.5 577.5 2000 58.0 86.5 55.0 54.0 17.5 431.0 1236.5 557.5 142.5 738.5 274.5 155.5 3807.0 2001 77.0 119.0 50.0 62.0 540.0 710.0 599.0 396.0 972.0 115.0 16.0 58.0 2002 81.5 119.0 109.5 34.0 368.0 492.5 506.5 426.0 511.5 25.5 117.5 2873.0 358.5 1051.0 615.5 482.0 147.0 雨量 牡(丹雨量站 2003 127.0 * * * * * * * * 2004 23.5 14.0 12.5 11.0 138.0 236.5 815.0 193.0 2005 17.5 21.0 27.0 18.5 179.5 2006 36.0 25.0 9.5 36.0 2007 38.0 21.5 10.0 2008 25.5 26.0 2009 42.5 平均 65.8 3969.0 3714.0 110.0 470.5 16.5 497.5 20.5 7.5 280.0 2249.0 808.0 1066.5 435.0 644.0 62.0 131.0 57.5 3467.5 227.5 423.5 783.5 290.5 180.0 33.5 31.5 28.5 2105.0 24.5 100.5 269.0 41.0 1290.5 454.5 128.0 335.0 10.5 2723.0 48.5 48.5 127.5 822.5 728.0 432.5 80.0 101.5 33.0 2874.0 47.5 29.5 65.5 14.5 156.5 618.0 1409.5 270.0 272.0 13.5 9.5 2948.5 58.7 41.6 58.2 206.1 550.0 626.6 451.4 262.7 144.7 84.8 3164.7 註:(*)統計資料不完整、(-)無降水、(X)儀器故障 ) 單位:毫米 牡丹雨量站 測站編號 81.5 74.0 C0R340 X: 233270 Y: 2454866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TWD97) 614.1 400.5 724.0 四、即時現勘調查 疏散時間:8 月 29 日 12 時 疏散人數:約 15 人。 疏散避難情況 原先規劃避難處所: 牡丹國小 (屏縣 DF056 避難處所) 本次疏散避難至何處: 牡丹國小 1. 屏東縣牡丹鄉縣道 199 線 20K 處坡面發生下邊坡崩 塌,崩塌面積長約 40 公尺、寬約 30 公尺。 2. 縣道 199 線 20.4K 處路基受雨水的沖刷,使路基淘空深 災損類型與災情 約 7 公尺、長約 10 公尺、寬約 3 公尺。 3. 縣道 199 線 20.5K 處上邊坡發生崩塌,崩塌面積約長 描述 30 公尺、寬 20 公尺。 4. 牡丹五號橋上游野溪爆發土石流災情,道路及橋梁遭土 砂淤埋,溪水溢流於路面。 民宅建物 無。 公有建物 無。 災 損 統 公共設施 計 道路:縣道 199 線邊坡崩塌及路基淘空,道路中斷約 200 公尺 橋梁:牡丹五號橋遭土砂淤埋,溪水漫流路面約 30 公尺。 電力:縣道 199 線 20K 處電線桿倒塌。 人命/房舍/道死亡 0 人 失蹤 0 人 受傷 0 人 房屋 0 棟 道路 路毀損統計 受損 毀損 約 230m 既有工程設施 1. 縣道 199 線 20.5k 處道路邊坡擋土牆損壞。 損壞情形 2. 牡丹五號橋護欄損壞。 即時處置情況 1. 交通部公路總局第三區養護工程處,於災後封閉道路、 派遣機具清除道路堆積土石,並於路基淘空處設置警戒 線。 2. 牡丹鄉公所於災後調派機具進行牡丹五號橋上下游河 道清疏。 崩塌地臨時編號 崩塌區位 (現況照片 c-1,c-2) 屏東牡丹-001 GPS 坐標 TWD97 X:230117Y:2449527 道路下邊坡崩塌 邊坡類型 斜面坡度 崩塌類型 斜交坡 45-60 度 山崩(崩落) 崩塌地地質材料 石底層(頁岩和薄砂頁岩護 位態 N45°W / 50°SW 層,夾有厚層砂礫岩透鏡體) 崩塌規模 長度 20m 殘土狀況 長度 - 崩塌地臨時編號 崩塌區位 (現況照片 a-1) 寬度 40m 寬度 屏東牡丹-002 崩塌深 0.5m 崩塌面積 約 800m2 高度 20m 深度 - - 殘土量 - GPS 坐標 TWD97 X:229996 Y:2449154 道路上邊坡崩塌 邊坡類型 斜面坡度 崩塌類型 斜交坡 30-45 度 上邊坡:山崩(崩落) 崩塌地地質材料 石底層(頁岩和薄砂頁岩護 位態 N45°E / 40°NW 層,夾有厚層砂礫岩透鏡體) 崩塌規模(上邊坡) 殘土狀況(上邊坡) 崩塌地臨時編號 崩塌區位 (現況照片 a-2,a-3) 邊坡類型 斜面坡度 崩塌類型 崩塌地地質材料 長度 40m 長度 5m 寬度 60m 寬度 高度 20m 20m 深度 崩塌深 1m 崩塌面積 0.5m 殘土量 約 2400m2 約 100m3 GPS 坐標 TWD97 X:230050 Y:2449154 屏東牡丹-003 道路下邊坡崩塌(路基流失) 斜交坡 30-45 度 下邊坡(路基流失):陷落 石底層(頁岩和薄砂頁岩護 位態 N45°E / 40°NW 層,夾有厚層砂礫岩透鏡體) 崩塌規模(路基流失) 長度 3m 殘土狀況(路基流失) 長度 - 寬度 10m 寬度 - 高度 5m 深度 崩塌深 1m - 崩塌面積 約 50m2 殘土量 - 崩塌地裸露,週邊皆為自然林。 往牡丹 屏 平實二號橋 牡 縣 佳德橋 災 區 植 被 情 況 DF056 崩塌地1 長約20m 寬約40m 丹 縣道199線 199線20.5k崩塌及路基淘空 溪 往石門 崩塌地2 長約40m 寬約60m 現 況 相 片 (1/3) 往牡丹 屏 平實二號橋 X:229996 Y:2449154 a-1 牡 縣 DF056 佳德橋 崩塌地2 崩塌地1 丹 縣道199線 199線20.5k崩塌及路基淘空 a 溪 崩塌地2 縣道 199 線 20.5K 崩塌災後緊急搶修情況 往石門 2011.08.31 X:230050 Y:2449211 a-2 崩塌地2 a-3 往石門 3m 路基淘空 縣 道 199 10m 線 往牡丹 縣道 199 線 20.4K 下邊坡路基淘空及路面龜裂 a-3 2011.08.31 X:230050 Y:2449211 X:230050 Y:2449211 a-4 路基淘空 約5m 道路下邊坡崩塌使路基淘空 2011.08.31 路基淘空不遠處路面龜裂 2011.08.31 現 況 相 片 (2/3) 往牡丹 屏 平實二號橋 X:230155 Y:2449397 b-1 牡 縣 DF056 佳德橋 崩塌地1 丹 縣道199線 b-2 c 199線20.5k崩塌及路基淘空 溪 b 崩塌地2 縣道 199 線上下邊坡崩塌地遠景 往石門 c-1 X:230117 Y:2449527 崩塌地1 b-2 2011.08.31 X:230155 Y:2449397 c-2 縣道 199 線 20k 處下邊坡崩塌 c-2 2011.08.31 石龍擋土牆遭崩塌土石淤埋 2011.08.31 X:230117 Y:2449527 崩塌地1 道路下邊坡崩塌使護欄損壞及電線桿倒塌 2011.08.31 現 況 相 片 上游崩塌地 (3/3) X:232298 Y:2451997 d-1 往牡丹 牡丹五號橋 遭土砂淤埋 牡 野 野 d 溪 丹 縣道199線 溪 溪 截自 google earth 拍攝日期:2010 年 2 月 2 日 牡丹五號橋上游土石淤埋河道 往石門 2011.08.31 d-2 X:232298 Y:2451997 往牡丹 縣 野 溪 道 199 線 原河道 牡丹五號橋 往石門 牡丹五號橋旁野溪爆發土石流淤埋牡丹五號橋 d-3 2011.08.31 X:23298 Y:2451997 X:232298 Y:2451997 d-4 野 溪 溪 牡丹五號橋 原河道 野 河道下游堆積土砂 原河道 2011.08.31 牡丹五號橋橋涵堵塞 2011.08.31 五、降雨量分析 雨場終點 紅色警戒發布 雨場起點 降 雨 組 體 圖 8/29 14:00 土石流災害發生 (R=576.5mm、I=20.5mm/hr ) 參考雨量站:屏東縣牡丹鄉牡丹雨量站(測站編號:C0R340) 土石流警戒基準值:600mm 本次降雨開始時間 8 月 27 日 13 時 降 雨 參 數 本次降雨結束時間 8 月 30 日 15 時 本次降雨延時 74hrs 本次降雨累積雨量 746.5 mm 本次降雨平均降雨強度 10.1mm/hr 本次降雨最大降雨強度 83 mm/hr 災害發生時刻降雨強度 20.5 mm/hr 災害發生時刻有效累積雨量 576.5 mm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應變系統」網頁 六、災害發生原因分析與二次災害可能性 災害發生原因 分析 1. 由降雨組體圖顯示本次降雨延時約 74 小時,共降下 746.5mm 的累積降雨量,為長延時的降雨特性;而災 害發生時刻有效累積雨量為 576.5mm,趨近土石流警 戒值 600mm,進而發生崩塌及土石流災情。 2. 依現地初步量測,縣道 199 線 20k 至 20.5k 之崩塌地, 坡度陡峭(約為 33 度),且當地地質為石底層(頁岩和薄 砂頁岩互層),岩性脆弱易崩,在坡度與地質條件下, 經長延時降雨而誘發造成坡面崩塌及路基陷落淘空現 象。 3. 由衛星影像判釋,牡丹五號橋野溪上游多河岸崩塌, 且經長年向源侵蝕作用形成約 1,500 平方公尺之源頭 崩塌,成為河道上游主要土砂料源,而牡丹五號橋僅 於橋址處上下游段施作約 50 公尺之護岸,未能有效控 制下游段之河岸沖刷崩塌,整體而言本野溪河道土砂 呈現不穩定之狀態。經訪談得知,自 2005 年海棠颱風 後,每逢颱風豪雨即發生土砂災害,此次南瑪都颱風 帶來豐沛雨量,將野溪土砂運移而下,淤埋護岸,堵 塞牡丹五號橋橋涵,水流因而溢淹至路面,是為本次 土石流災害發生原因。 1. 縣道 199 線道路邊坡土石仍未穩定,若遇颱風豪雨, 可能再次發生崩塌災害。 2. 牡丹五號橋野溪上游,自海棠颱風出災後未有後續整 二次災害可能性 治工程,下游段護岸長度不足未能有效控制河岸崩 塌,提供河道土砂料源,若遇颱風豪雨,可能再次發 生崩塌災害。 七、既有工程檢討 主要既有工程 設施 主 要 既 有 工 程 設 施 現 況 相 片 1. 縣道 199 線 20.4k 處 20.5k 處上邊坡擋土牆。 2. 縣道 199 線 20.4k 處下邊坡擋土牆。 縣道 199 線 20.5k 處上邊坡擋土牆遭崩落土石淤埋 縣道 199 線 20.4k 處下邊坡擋土牆錯動損壞 毀損情況 1. 縣道 199 線 20.5k 處上邊坡擋土牆未受損,惟崩塌地裸 露,建議進行植生導入及邊坡排水等崩塌地整治工程。 2. 縣道 199 線 20.4k 處下邊坡擋土牆錯動損壞,路基淘空, 建議修復道路及擋土牆。 |